3)第749、750节 不能像满清那样干_葬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该保持一种超然的姿态,不但是最高决策者,更是一个仲裁者,不能太过揽权。”

  “宰相有实权,天下就盯着宰相的位置。宰相没有实权,天下就盯着皇帝的位置。再说,我们有三个宰相,三个太尉,相互制衡,不怕压过皇权。”

  李洛听到这里,忍不住点头,“我怎么被你说服了?难道我耳朵这么软?”

  崔秀宁抓起他的手,“这些年,你处理过多少政务?你多半在外面打仗,是我在处理政务啊。说实话,满清那一套极端专制的法子的确很诱人,可权力抓的太多,真不是好事。”

  “我们这样的制度,出权臣篡位的难度太大了。可后世出现平庸之君的可能却不小。强势的宰相起码不会昏聩,危害有限。”

  李洛思索一会儿,释然一笑:“好吧,那就听你的意见,不搞奏折制度了。皇帝只要抓住最高决策权,最高军事统帅权,最高人事权,最高财政权,也就够了。”

  崔秀宁点头,“还要加一条,最高情报权!”

  “来,媳妇,我们在好好复盘复盘朝廷的三府,看看有没有改进的地方。”李洛来了兴趣。

  两人随即头碰头的开始复盘了。

  唐廷如今的中央制度是三府九部十二司寺。政务上是政事堂责任制。政事堂有三位宰相,五名参政,共八名堂官。还有参议不定员,由尚书侍郎等官兼任。

  群臣的奏疏,先通过通政司上交政事堂处置。宰相对政事的处理意见,必须有一半堂官署名通过,这叫朝令,体现宰相的决策权。

  政事堂的朝令和军师府的军令,是仅次于圣旨或懿旨的命令。

  宰相虽然有决策大权,却没有最高决策权。凡重事,必须报天子最后裁决。

  那么什么是重事呢?这也有规定。

  三品以及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免升降调,就是重事,政事堂的宰相无法决策,必须报唐主或摄政皇后决断。

  人事上,唐国宰相只能决定三品以下官员任免升降调,比宋朝宰相的人事权小,更不如先唐宰相。当然,李洛的宰相可以推荐三品以及以上官员人选。

  财政上,唐国宰相只能决定二十万银元钱粮以下的拨款。超过这个数目就是重事,就必须要李洛或摄政的崔秀宁亲断。

  总体而言,唐国宰相的权力比先唐前宋的宰相权力小,但比明清的大学士大。

  除此之外,比如调整税率、颁布法令、革新制度、科举考试、祭祀、修书修史、外交、普查统计、国家大典等都是重大政务,必须君主亲断。

  唐国政务执行是立项制。凡事都要立项,哪怕是审查一件大案也要立项。既然立项,就要涉及到人事和财政,涉及到四品以上人事和二十万以上钱粮的项目,统统属于重大政务。宰相不能决策。

  “政事堂这一块我觉得没啥问题,权限够了,职责明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