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43章 称帝_大家请我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来的,对他心怀不满之人也大多数逃亡南方,除了被张慎言“引蛇出洞”清除的内阁次辅张至发、内阁大学士贺逢圣及吏部尚书侯洵等人以外,就连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侍读学士黄道周都上书朱常洵,鼓吹“禅让”,自然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反对势力。

  是夜,在前明张皇后、田贵妃和乐安公主的簇拥下,周皇后向李三娘行跪拜礼,献上皇后金印。

  “啊,这这如何使得?”李三娘眼见四女整整齐齐的跪了下来,顿时傻了眼,不由连忙向张顺望去。

  “接着吧,这是你应得的!”张顺微笑着朝她点了点头,以示鼓励。

  李三娘这才在众人艳羡的目光下,有几分不自在的接了过去,然后让竹儿存放起来。

  “唉!”红娘子、马英娘、李香和王奇瑛等女心中不由轻叹一声,心中最后一丝希望也被这一场“交接仪式”彻底被浇灭了。

  其实张顺对这个倒也不甚在意,不过在张皇后、田贵妃、曾氏、白氏等人的反复劝谏之下,最终才同意了这个要求。

  结果效果非常好,当李三娘拿到皇后金印以后,本来争执不休的后宫,出奇的安静了下来。

  作为补偿,当晚张顺便招四女前来侍寝。

  当然,由于第二天一大早就要举行登基大典,五个人也就胡乱睡在了一起,基本上什么都没有做。

  第二天天还没亮,鸡还没叫,张顺便早早的起来了,然后在四女的服侍下穿上了衮冕。

  衮冕即衮衣和冕,是古代皇帝及上公的礼服。从西周至明末,延续两千多年。

  在原本历史上,由于满清的剃发易服而随之消亡。

  不过这一世,由于张顺的介入,这一服制又得以延续下来。

  这样式的衣服张顺先前倒不是没穿过。他自称秦王时所穿的便是九章九旒亲王之制,而这一次却是十二章十二旒的帝王之制。

  所谓十二章,即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一十二种章纹。亲王之制,则比之少了日、月、星辰三种。

  所谓十二旒,即旒冕上垂下的五彩玉珠。帝王之制,前后各有一十二串,每串一十二颗。而亲王之制,则前后各有九串,每串九颗。

  当然,这制度听起来很复杂,其实上制作做起来也极为复杂。

  三辞三让之初,张顺本着俭省节约的心思准备“借”崇祯的冕服凑数,结果被众人一口否决了。

  但是,时间紧任务重,无奈之下众女只得齐上阵,连续废了两三个月的功夫,终于在登基前夜把这一身衮冕给他做好了。

  待到四女给他穿戴整齐,仔细一看,只见面前之人身材高打、器宇轩昂,端的是神仙似的人物。

  “怎么了?”张顺眼见四女一呆,不由奇怪的问道。

  “这身衣服,大约也只有陛陛下穿得!”四女回过神来,不由开口赞叹道。

  正所谓:“女要俏,一身孝;男要俏,一身皂”。

  这张顺本就好气质,如今又穿了这一身以黑红为主色的衮冕,看起来极具威严气度,让人忍不住产生了一股顶礼膜拜的冲动。

  张顺闻言就着大铜镜看了看,一时间也忍不住感慨万全。

  或许自己做的还不够好,或许自己做事还不够大公无私,或许自己也不是一个合格的领袖,但是这一身华夏衣冠终究算是保住了!

  一念至此,张顺便辞别了众女,在高启潜的引导和悟空的护卫下大踏步走向了乾清宫。

  乾清宫内,朱常洵与内阁诸臣早已经翘首以待。

  张顺进了宫内,先向“弘光帝”朱常洵行三叩九拜大礼。

  朱常洵生受了,然后离开了龙椅,一步一步踱下台阶,将玉玺郑重递与给了张顺。

  张顺受玺,便高举至头顶,然后一步一步走向前走去,直到走到那宽大的龙椅跟前。

  眼前的龙椅很大,可是它却坐不下两个人。

  所以只能朱常洵下去,自己坐上去。

  “臣朱常洵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直到这时,身宽体胖的朱常洵不由高呼一声,十分艰难的跪拜了下去。

  朱常洵话音刚落,以张慎言为首的内阁诸臣亦纷纷大声高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