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章:奇谋在我指掌间、人如寒潭、心似深渊_大明第一狂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扬州富裕繁华,风流绝代,使它千年之下都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美名。

  这里有杜牧笔下的二十四桥明月,有如梦似幻的瘦西湖,有天下难寻的雅致园林,有千秋闻名的娇柔美人。

  穿行在其间,沈渊心中暗想:大明……这就是那个让人又爱又恨,又魂牵梦绕的大明!

  它从铁血中崛起,却又飞速衰败,使人扼腕叹息。我居然有机会亲身汇入这滔滔历史长河,进入了这煌煌大明?

  一时间他心中激荡,难以平复,行在长街之际,如在梦中一般。

  ……

  江都是个附郭县,县治建在扬州城里。沈渊在史书中读到过,这样的县令因为城内官员的品级比他高很多,又在长官的眼皮自底下,所以做官极难。

  所谓:前生无德,知县附郭。三生作恶,附郭省城,就是这个意思。

  到了县衙大门口时,一边往里走沈渊还一边想着:他们一有了难处,就把同事往死里坑?这大明官员的缺德劲儿,到底有没有底线啊?

  沈渊在官场这沉浮这方面,是当之无愧的大师。他很清楚在官场上善于钻营不如静待时机。不择手段之辈哪怕是才智再高,成就也终究有限。

  因为每一位官员都以为自己做得很好,但是实际上他们在上级的心中,早就被贴好了标签。

  所以对方那两位县令,或许手段足够毒辣,但是他们在眼界和格局上,还差着境界呢。

  等到了捕快班房,沈渊找到了江都县捕头石勇。

  这位石捕头是他老爹沈玉亭的朋友,三十多岁,身材魁伟体格健硕,红脸膛上透着憨厚正直。

  听说沈渊要见他爹,石捕头坚决不肯收下沈渊塞过来的银子。他一边领着沈渊往大牢走,一边低声说道:

  “老沈和我是多少年的交情?你还是我从小看着长大的!这次他吃了官司,我别的忙帮不上,让你们父子俩见一面好歹还行!”

  “进去后别聊太久,过一会儿就出来……”沈渊一路随着石勇刚出了捕快班房,刚到县牢的门口,却猛然停了下来!

  此时有一个人从大牢里出来,正好和石勇他们两个人走了个对脸。

  沈渊一眼看去,就见此人是个一身青衫的中年文士,脸上带着十分明显的两撇狗油胡子。

  石勇的脸色一下子垮了下来,赶忙拱手叫了一句“黄师爷”,旁边的沈渊一听石勇的称呼就知道要糟!

  所谓师爷,衙门里并没有这样的职务,他们是由县令自己带来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他们的私人幕僚。

  通常在大明,每个县令上任的时候都要带两个师爷。一个刑名师爷负责帮助县官断案,另一个钱谷师爷负责帐目。有的还要带上一个文案师爷,专门负责撰写公文。

  实际上这是因为靠科举途径上来的官员,完全没有处理政务的经验,所以上任时才要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