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04章 生平第一次喊“娘”(求推荐!求收藏!)_不负大明不负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后陈氏,皇兄就是万历皇帝。

  皇宫里头除了李太后,就数那两个最有权力了。

  陈太后是穆宗皇帝的皇后,地位原本比李太后要高,只是肚子不及李太后争气,膝下无儿。

  而李太后为穆宗皇帝生了两个儿子,后宫女人素来母以子贵,李太后地位自然水涨船高。

  而且更加奇特的是,好像老天爷有心眷顾李太后似的。

  在李太后诞下万历皇帝朱翊钧之前,穆宗皇帝也生了两个儿子,但一个五岁死了(宪怀太子),一个未满周岁就死了(靖悼王)。

  最后只剩下李太后两个儿子。一个皇帝,一个潞王。

  是不是老天爷赏饭吃?

  不仅儿子如此,女儿也是一样。

  因为穆宗皇帝死得早,子女并不多。

  生了四个儿子,早薨两个,其余两个都是李太后生的。

  生了七个女儿,早薨三个(蓬莱公主,太和公主,栖霞公主)。

  剩下四个,有三个都是李太后的(寿阳公主朱尧娥,永宁公主朱尧媖,瑞安公主朱尧媛)。

  唯一一个活得长久一点的延庆公主朱尧姬,不知道生母是谁,在宫中地位不高。

  是不是很奇特?

  这就相当于穆宗皇帝一脉几乎全部出自李太后一人。

  李太后基因够强大的吧?

  好像也只能这么解释,不然穆宗皇帝跟别个女人生下的孩子为何全部早薨呢?

  可想而知,李太后在皇宫中的地位。而后宫中唯一一个比她地位高的陈太后肚子不争气。

  以致于朱翊钧当了皇帝,将她娘直接加尊为慈圣皇太后。

  本来,李太后那时是贵妃,按照大明的规矩,贵妃是不能加尊太后的,皇后才有资格。

  但朱翊钧是皇帝,他说了算。所以这才有了与陈太后地位相当的李太后。

  但陈太后不理后宫事,只管她自己住的慈庆宫。

  这样一来,后宫担子全部落到李太后肩上。

  加上她又辅佐儿子秉持国政,更是让她地位高不可及。

  但李太后聪明,人前人后从不说陈太后一句坏话,自始至终将陈太后当作亲密无间的姐姐,让朱翊钧和朱翊镠两个儿子都称呼陈太后为“母后”。

  长此以往,面对李太后这一份知情达理、安分守己的诚挚,陈太后原本有那么一点戒备、妒忌之心早就烟消云散了。

  看吧,李太后什么时候都会想到陈太后,让朱翊镠不用给她请安直接去陈太后那儿。

  这也是李太后的高明之处。如此,后宫省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朱翊镠喜欢历史中的李太后不止这些原因,还有许多。

  母子俩正说着,听见外头脚步声渐起,正朝这边偏殿走来。

  听似十分急促。

  “太后娘娘,老奴有急事禀报。”人未到,声先至。

  声音清脆而尖亮。

  李太后心里咯噔一下,这大清早的又出什么事了?

  “冯公公,进来说话。”

  朱翊镠用脚都能想到,来人肯定是大公公冯保。

  门外很快进来一人。

  约莫四十来岁年纪,中等个儿,身材微胖,穿着一件小蟒朝天的元青色纻丝曳衫,内套着豆青色羊绒袄子。

  浑身透着一股骄奢富贵之气,正是司礼监掌印兼东厂提督冯保。

  进来朝李太后先鞠一躬,然后着急地禀道:

  “太后娘娘,昨晚张先生病倒在床,一晚上请了三次医生。早上老奴派人打听,非但不见好,反而有加重的迹象,张先生躺在床上痛得嗷嗷叫,起不来。”

  李太后神色一变,霍然站起,“怎会这样?”

  “其实几个月前,张先生就抱恙在身,可他坚持当值办公,想必昨儿个已经到了极限吧?”

  “到底什么病?”

  “现在还不确定,但瞧形势,很严重。老奴紧急来报,一来是关心张先生的病情,二来是要请旨娘娘做出一个决定。”

  “什么决定?”李太后神情一直很紧。

  看得旁边的朱翊镠心里酸溜溜的,怎么好像张居正的病比他这个儿子还要重要啊?

  他昨晚也病得不清,早上也不见李太后关心,一直冷着脸还说着气话呢!一对比,搞得他像是路边捡来的一样。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