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69章 当皇帝有什么劲?_不负大明不负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奏疏,是云南道监察御史羊可立与江西道御史李植、山东道监察御史江东之等攻讦弹劾张先生与冯大伴`交结恣横`、`宝藏逾天府`,宝藏逾天府啊!朕却穷得叮当响经常性的没钱花,你们说天理所在?”

  “啪”的一声响。

  万历皇帝说到最后,紧握拳头,猛地一锤桌子。

  周佐吓得浑身一哆嗦。

  另外两名内侍也是一副胆战心惊的样儿。

  一方面是因为见到万历皇帝怒火中烧,另一方面是因为这道奏疏所传达的信号:竟然有人弹劾张居正与冯保!这意味着什么?

  周佐虽然身处大内,可也清楚外头的政治风向。

  开开籍王国光,罢黜潘晟,起用海瑞、邱橓,又召回夺情事件中被廷杖流放的五人……这一系列的动作,已经再明显不过了。现在终于有人将矛头对准张居正!而且还是道御史。

  如果万历皇帝没有那么生气,那周佐也不会浑身一哆嗦;万历皇帝越是生气,说明他心中的恨越大越多。

  可这时候的周佐还不像冯保,不敢想象万历皇帝决心清算张居正。

  在周佐眼里,了不起利用推翻张居正的某些改革方案以确立皇权。

  其实,又有几个人敢这样想呢?

  且不说人家是皇帝,不敢妄自猜测皇帝的心思。单凭张居正是万历皇帝的老师这点,就没人敢想。

  学生对老师岂能如此之大不敬?

  那让天下读书人怎么看?

  这可是一个师生关系如同父子关系那样亲密的一个时代。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啊。

  想当初,张居正的学生刘台弹劾张居正,共列举六大罪状。

  成为大明开国以来,第一起学生弹劾老师的不寻常事件。

  张居正视为此生奇耻大辱,闹得满城风雨,逼得他一而再地请辞。

  要知道门生反水弹劾座师这种事在整个明代历史中都是极其罕见的。

  当时,张居正在朝堂上坚决的“因辞政,伏地泣不肯起”,万历皇帝抚慰半天都不肯起来,最后没有办法,“降御座手掖之,慰留再三”之后,张居正才勉强答应继续担任内阁首辅。

  张居正虽然答应继续担任首辅,但却避居家中不肯处理政务。

  万历皇帝没辙,只得派人去请,并令锦衣卫将刘台逮入诏狱。

  这样,张居正才开始正常办公。

  万历皇帝为了给张居正出气,不仅将刘台廷杖一百,还将其削职为民,后被判谪戍广西浔州。刘台的父亲刘震龙和弟弟刘国也受到牵连。刘台到达戍所后不久就暴毙而亡。

  这便是学生弹劾老师的下场。

  天下皆知。

  当初,万历皇帝可是这起事件的见证人与执法人。

  然而等到六年之后,学生对老师不敬这种事难道要重演,又在万历皇帝的身上发生吗?

  天下人都知道万历皇帝可是张居正的得意门生。

  周佐当然不敢想万历皇帝居然恨张居正恨到要清算的地步。

  见万历皇帝发火,周佐连同另外两名内侍都沉默不敢吱声。

  “怎么?你们为什么不说话?”万历皇帝责问。

  周佐唯唯诺诺地道:“万岁爷,奴婢不敢说。”

  “难道朕说错了吗?啊?朕是一国之主,自承继大统以来,焚膏继晷夙兴夜寐,可到头来却不及他们有钱。你们说当皇帝有什么劲?”

  周佐一时也搞不清楚万历皇帝到底想干什么,只是一时生气呢?还是将要采取什么行动?

  可万历皇帝这样逼问他,不说话只沉默也不行。

  周佐唯唯诺诺地道:“万岁爷,奴婢以为还是当皇帝舒服、有劲,他们再有钱,还不是要听万岁爷的?”

  “倘若他们不听呢?”

  “那怎么会?”周佐尬然一笑,“天下有谁敢不听万岁爷的?”

  “好!那你现在就去把大伴叫来。”

  “现在?”周佐一愣。

  “嗯。”

  “这样不好吧?”

  “看,你都不听,还敢说天下都听朕的?”

  “……”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