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8章 来不及悲伤与绝望_不负大明不负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话。

  可如今张居正人一走,所有的问题都需要重新审视了。

  李太后不发呆不着急才怪呢!

  付大海还能劝什么?

  “娘。”

  随着朱翊镠这一声呼唤,让付大海顿时有了一种若大旱之望云霓的感觉,倍感轻松。

  朱翊镠与冯保一前一后进来。

  “镠儿。”

  李太后这才缓过神来似的,抬眸看了朱翊镠一眼。

  朱翊镠走过去。

  李太后站起来紧紧抱着他,哽咽难鸣地直呼道:“镠儿,镠儿,娘对不起你……”

  这一刻,朱翊镠都分不清李太后到底是为了张居正的离世痛苦多一些,还是为了他这个小儿子被褫夺封号贬为庶人的痛苦多一些。

  如果不说“对不起”那三个字,朱翊镠理所当然地认为李太后的悲痛肯定都是为了张居正。

  可加上“对不起”三个字,朱翊镠感觉李太后的悲伤,或许有一半儿是为了他这个小儿子。

  也不全是为了张居正。

  当然,这只是朱翊镠基于自己个人感觉的判断。

  但他相信八九不离十。

  “娘!”

  这时候,朱翊镠其实也不知道该怎么劝说,他仅仅只是饱含深情地又喊了一声。

  李太后终于还是没能忍住,眼泪扑簌簌地往下流。

  “镠儿为何如此狠心,非要逼迫娘亲作出如此绝情的决定?”

  朱翊镠语重心长道:“娘,孩儿的事芝麻蒜皮,不过被夺了`潞王`的封号成为一个普通人而已嘛,我还是我,娘还是娘。眼下最紧要的事是张先生,他的离世势必会给朝局带来巨大的波动,娘来不及悲伤与绝望,需要冷静下来谨慎处理!”

  如今朱翊镠的话在李太后心目中的分量自不必多说。

  即便他不说,李太后也知道形势的严峻:张居正改革途中得罪了多少人?有多少人希望他死?包括他的父亲武清侯。如今张居正一死,会有多少人站出来诋毁他攻击他?朝中又有多少大臣需要重新站队?朝局不波动才叫不正常呢。

  在这个节骨眼儿上,确实来不及悲伤与绝望。

  不过,这于李太后而言,好像也不是第一次。自从万历皇帝被确定为皇太子之后,她就一直处于来不及悲伤与绝望的状态当中。

  万历皇帝尚未登基之前,隆庆皇帝沉迷于酒色,到处猎奇,她身为贵妃,又是皇太子的生母,日夜担心害怕儿子会走上他老子的路,所以几乎将全部心血放在大儿子身上,一刻都不敢松懈。(这也是为什么她疏忽小儿子朱翊镠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因,导致朱翊镠的性格自小就嚣张跋扈,说得难听点:就是宠过了头,没有教育好。)

  后来万历皇帝登基为帝,李太后就更无暇考虑乱七八糟的事了,她要代儿子秉持国政,这一干就是风风雨雨的十年。

  作为一个女人,她哪来得及悲伤与绝望啊!

  李太后痛定思痛,吩咐冯保道:“冯公公,你马上去让皇帝传下谕旨,宣布文武百官停止上朝一月,谕示礼部设九坛制祭。”

  冯保微微一愣:“停朝一月,设九坛制祭?”

  因为这是国葬的规格。

  “怎么?张先生不值得我们这样做吗?”

  “值得,值得,当然值得。”冯保连忙答道。

  “另外,让皇帝敕命给张先生赠官上柱国吧,谥号,谥号……”李太后稍一犹豫。

  朱翊镠依据历史剧本提醒道:“娘,谥号`文忠`吧。”

  “好,这谥号好,让皇帝赐谥`文忠`。”李太后甚是满意。

  “奴婢遵命!”

  冯保应声而去,自己亲密无间的政治盟友受到如此的待遇,他当然欣慰。生前受封太傅、太师,大明开国以来,唯张居正一人而已,即便如李善长、姚广孝这样家喻户晓功勋卓著的国师宰辅,也从未获得过。死后又赠上柱国,赐谥“文忠”,把张居正的声望无疑推到了顶峰。

  ……

  。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