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6章 过稿_重回高考前,我在科学圈火爆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6章过稿

  周文平先纠正了下那句让他觉得难受的谚语,中华传统那些优美的句子,用英文一翻译,总归是失了意境。他没有多做别扭,直接进入主题。

  “哦,周氏猜想被证明了?这真是个有趣的好消息,陶应该也会很感兴趣的。你证明的吗?哦,不对,你证明的话,你的名字不需要我特殊沟通!包括你的学生!”周文平在国际上也有不小的名声,他的稿件,应该会被数学年刊慎重对待,优先处理的。

  顶刊的骄傲,也是要看在什么样的人面前。

  “是的,不是我,是一位刚刚十六岁,非常优秀的小姑娘,我们中华人,上京大学今年的学生!”周永平并不遗憾,不是他证明的。他们终将老去,后继有人,才是中华兴盛的源泉。

  “十六岁?这个年纪的孩子,证明了周氏猜想?MyGod,真是个让人疯狂羡慕的年纪,又是一个陶吗?

  好的,我明白了,我也希望尽快能够看到这样美好的证明,数学的进步消息,总能让人开怀高兴,借你们中华一句话,今晚当饮一杯,我要去醒红酒了!为年轻干杯!Cheers!祝数学永远年轻!”

  “Cheers!”这位先生的心态,也是让人佩服的。他就不纠正,今晚当浮一大白这句了!

  陶哲轩啊,13岁获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数学金牌;16岁获得弗林德斯大学学士学位;17岁获得弗林德斯大学硕士学位;21岁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24岁起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担任教授;2006年31岁时获得菲尔茨奖、拉马努金奖和麦克阿瑟天才奖;2008年获得艾伦·沃特曼奖···

  他也无比的希望,吴桐这孩子如陶哲轩一般璀璨耀世。京大和中华出一个陶哲轩,中华在国际数学界的地位,将会更加掷地有声!

  周文平挂断电话,拿着论文,转而去了数院院长办公室。好苗子需要好的土壤,配好的待遇,这些是他们做老师该安排好的。

  另一端,安德鲁·怀尔斯,打开电脑搜素预印网站arXiv,只可惜没有收到想要的论文,数论世界还是那么千篇一律,不是他期待的新进展。

  中华小朋友就是这点儿不太好,没有第一时间上船arXiv的习惯,有机会见到这位年轻的小朋友,他务必要提醒她这个事情。

  按捺着好奇,等次日数学年刊编辑部上班后,一个电话打过去,督促对方找寻论文尽快见刊。很有可能,同行评审环节,他就能提前见到了。

  “你又跑去材料学院听课了?”李轶生哭笑不得,他们这这边忙得紧锣密鼓的,焦急的等着数学年刊那边的动静,反倒是吴桐这个当事人,居然淡定自若的跑去了材料学院蹭课!

  该说不会是天才小同学吗?这爱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