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81章 偶遇助攻_重生:我的80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80章偶遇助攻

  李建昆和二姐、山河三人的归期,已经定下,车票买好。

  这两天,四合院里一直有人来串门,哼哈二将这俩骚包献言献策,小龙小虎如今也是老板级的人物,在外打拼一整年,新年好容易回家,同样有种不显摆一番不得劲的感脚。

  大伙一致提议,趁着老大回家之前,李家军找个有面儿的地方,热闹一下。

  啥叫有面儿?

  那必须得有洋味儿。

  李建昆想着凑一块吃个团圆饭,倒有必要,欣然应下。

  1983年的四九城,其实不似影视剧里拍的那么寒酸,高档洋气的聚会场所并不老少。

  比如走大气国际范儿的新桥饭店,底楼的西餐厅曾多次接待各国元首和社会名流。在首都机场那旮旯,新桥也有块地儿,负责保障专机出行的大佬们的用餐。

  1979年,新桥西餐厅正式对外开放,开业请来了天津起士林的整套厨师班底。

  崇文门附近的马克西姆餐厅,刚开业不久的京城首家中外合作的西餐厅,室内的装潢设计完全仿照巴黎总店,每一块玻璃都是由法国空运过来的,油彩也全是一笔一笔画上去的。

  人置身其中,有种恍如身处梵蒂冈教堂的空灵之感。

  再有陶然亭公园里的北纬饭店西餐厅、展览馆路十字口的哈尔滨饭店、公主坟的基辅餐厅等等。

  但若说起洋味儿最足的地方,京城人最乐意去开“洋荤”的地方,名气最大的洋餐厅。

  还要当属“老莫”。

  四九城里一直有“大小老莫”的说法,小老莫比较年轻,真名叫作“大西地餐厅”,特点是朴实无华、好吃不贵,其菜色备受老饕们推崇。

  老莫来头可就大了,位于西直门外大街135号,首都展览馆里头,1954年开业,教员题词,胡公剪彩,最初只招待外宾及援华苏联专家。那段乌烟瘴气、将老莫餐桌上的刀叉撤下,俄式大菜换成蛋炒饭和盖浇饭等中餐的日子不提,近两年老莫才恢复特色,正式对外开放。

  不过逢年过节仍然不好进。

  无他,生意太火爆。

  四九城里有这么个说法:没去过老莫,甭提自个是大院子弟。

  当下首都青年装逼的最高段位,莫过于去老莫搓上一顿,灌杯特供啤酒。

  李建昆一行的团圆饭场地,正定在老莫,由家住西城的陈亚军主持操办。

  值得一提的,陈家早搬出以往的大杂院,在北海公园附近置了套四合院,八千八百块,占地三百平。

  陈亚军这家伙无疑可以躺平了。

  天公作美,暖阳高悬,一伙人从四面八方赶来,上午十点半,在首都展览馆大门口碰上头。一梭子还真不少:

  李家兄妹,王山河和鲁娜,小龙小虎,金彪和陈亚军,林敬民,许桃。

  三女七男,正好十人。

  今儿大家明显特意打扮过,仨姑娘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