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2章 如何选人_雪视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巴菲特的伯克希尔成功基于三个支柱:

  “首先,公司的各个子公司产生大量的现金流,向上供给奥马哈总部。这些现金来源于公司旗下巨大的保险业务运作的浮存金,以及那些全资拥有的非金融子公司的运营盈利。

  其次,巴菲特作为资本的配置者,将这些现金进行再投资,投资于那些能产生更多现金的机会。于是更多的现金反过来给了他更多的再投资的可能,如此循环往复。

  最后一个支柱是去中心化。每一个子公司都有各自富有才华的管理团队负责日常工作,不需要巴菲特操心。这背后的益处在于,可以让巴菲特集中100%的精力,专注于资本配置的工作,这正是他天才所在之处。

  巴菲特的管理宣言可以总结为:“聘请最好的管理团队,别再为管理操心。”

  今天,伯克希尔旗下拥有80多个子公司,超过27万名员工,但公司总部仅有23名员工。”

  专业的事情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如果我们认为自己在某一方面不够专业,那么就要借助专家的力量,这个时候我们的主要工作不是做事,而是挑选出优秀的专家。

  这个理论似乎对普通非创业者而言受益不大,因为不是谁手上都有一家或者多家公司需要管理,但是如果我们购买股票或者基金,我们就要对公司管理层或者基金经理进行评估。

  按照巴菲特的方法,评估管理层需要做到三点:管理层是否理性、管理层对股东是否坦诚、管理层能否抗拒惯性驱使。

  我们在研究《巴菲特的投资组合》那本书的时候,书里对这三点没有展开,所以很多人感觉还是很抽象,幸运的是,这本《巴菲特的投资之道》给了我们答案。

  “1、管理层是否理性

  你无需盯着股市或宏观经济大势,取而代之的是关注你的现金。公司管理层如何将盈利再投资,将决定你是否能取得足够的回报。密切关注管理层的行为,如果企业产生的现金多于其维持运转所需,这就是你想要的企业。一个理性的管理层只会将钱投资于那些产出更高回报的项目上,如果找不到回报大于成本的项目,理性的管理层会将资金还给股东,通过提高分红或回购股份的形式。非理性的管理层则四处寻找花钱之道,而不考虑将多余的资金还给投资人,他们最终会陷入低效投资的陷阱来。

  2、管理层对股东是否坦诚

  尽管你可能没有机会与公司CEO面对面谈话,但你可以通过他们与股东的交流得到相关信息。公司管理层是否以一种你能明白的方式,报告每一个部门的运营情况?他们是否开诚布公地面对失败,就像宣扬成功一样?最为重要的是,管理层是否公开承诺,公司的重要目标是将股东利益最大化?wWω.㈤八一㈥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