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章 四个不碰_雪视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章接上回分析。

  做研究和投资,有四种公司不能碰。

  1、大集团小公司。

  集团的收入和资产规模都很大,但是上市公司的收入和资产规模都很小。

  这样的模式为什么不碰?

  因为两点:首先,容易有说不清楚的关联交易,而关联交易太多恰恰蕴含着风险。其次,如果集团层面发生了风险,那么上市公司会受到很大影响。大集团小公司的商业模式在浙江和江苏很常见。

  集团大了,什么鸟儿都有。

  上雪想起当初我在《段永平传》的时候对一个案例印象深刻。

  这个案例说的是当初段永平做出来的小霸王学习机收益太好,公司很赚钱,但就因为公司隶属于一个庞大的集团,结果集团一看,哎哟,这乖儿子这么挣钱,那就给老爸和其他兄弟姐妹都捐一点吧!于是直接把利润从段永平手上抽走,导致其后续的管理经营很被动,最后不得不离职。

  一个卓越管理者的离职也意味着小霸王学习机从此走向了下坡路,以至于最后彻底消失在市场中。

  由此可见,大集团小公司的模式确实存在着不小的隐患,上市公司主体在集团里必须有绝对的主导地位,且集团本身不能过大,最好就是个壳架子,决策层主要来自上市公司本身,这样对我们股东来说风险是最为可控的。

  段永平是中国非常卓越的一位企业家,隐形富豪,非常低调,没有听过他的人一定都听过小霸王学习机,步步高,oppo,vivo这些产品的幕后大佬都是他。

  段永平不仅是出色的企业家,还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投资人,当初抄底网易、死守苹果让他身家翻了百倍,上雪往后把《段永平传》给大家介绍一下,让小伙伴们感受一下这位大佬的价值投资方法。

  2、董事长想法太多的公司不碰。

  不能一心一意搞好主业,天天想着外延式并购扩张,比如不停收购影视、游戏、互联网这样的轻资产公司,这种公司千万别碰。

  这些被收购的轻资产公司往往要价很高,但是利润一般是靠风吹出来的,风没有了,收购产生的大额商誉就会面临减值的风险。

  本书这个论点其实跟我们前面总结出来的原则是一样的,我们所购买的公司,主营业务必须途出。

  管理层想法太多,这也搞搞,那也试试,最后的结果就是公司主营业务越来越不突出,跟一个男人整天不好好养家糊口而是在外面沾花惹草一样。

  其实上雪接触过的很多公司高层都是很优秀的管理者,也是极具野心的企业家,但大多数都不是啥合格的投资人,他们买的那些公司往往都是市场热点,是大家短时间内挤破头都想冲进去的公司,这些公司的价格基本上都高得匹配不了它的实际价值,所以就算买进去了,之后也没多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