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章 风险厌恶_雪视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章接上回分析

  5、1万元的亏损所带来的心理痛苦,是1万元的盈利所带来的喜悦的两倍。投资者一旦有了这个心理根源,就会开始厌恶亏损,看到账户里的股票是亏损状态会异常难受,反倒是在割肉卖掉后觉得轻松了,转头就选择性遗忘了。为了躲避亏损,投资者想出了一个办法,美其名曰止损,其实是亏损后卖出。反复止损的结果却是产生了更大的亏损。

  只要我们是人类,是生物,一开始都会厌恶亏损。

  我们刚进入市场的时候,看到账户上亏损了,第一时间想的就是逃跑,这是已经被写进生物基因里的自我保护功能,就跟小白兔看到大灰狼的反应一样,这样的自我保护机制让我们得以从两百多万年前繁衍至今,并且生生不息。

  人类固有的基因表达出来后,就会影响我们的神经元,进而影响我们做出的每一次决策。

  如果这种厌恶亏损的基因序列在一个人身上表达到极致,体现出来就是这个人看上去有被害妄想症,不仅一点损失都不能接受,还觉得别人给你推荐的投资机会全是总有刁民要害朕。

  这样的人如果不培训自己的投资能力,那么适合他们的生存方式就是老实赚工资,或者购买国债,毕竟国家主权信用还是要相信的,如果国家主权信用都没了,那你手里存的那点钱基本也就跟废纸没有区别了,藏在内衣里也于事无补。

  这类极度厌恶风险的人应该连银行理财都不要去买,因为以前的银行理财还能保本保息,银行拿着他们的钱去投资,亏了还会用自己其他业务的利润给他们把这个坑填了,但现在政策规定全部不让填,所以亏了只能自认倒霉。

  其实只要稍微学一点理财知识,就知道把钱存银行是非常傻的行为,还不如购买银行股票,毕竟购买银行的股票是有股息可以拿的,而且这个股息现在已经远高于活期存款利率了。

  股息是什么

  股息(Dividend),即股票的利息,是指股份公司从提取了公积金、公益金的税后利润中按照股息率派发给股东的收益。ωww.五⑧б0.℃ōΜ

  说白了就是你每年持有的银行股票,银行按你持有的比例给你利息。

  现在很多银行的股息率都达到了5%以上,但是活期存款利率呢?

  如果从平均的角度来看,目前活期存款三个月平均利率大概在1.45%,6个月平均利率大概是1.71%,一年期平均利率大概是2%,两年期平均利率大概是2.7%,三年期平均利率大概是3.41%,5年期平均利率大概是3.18%。

  我们横看竖看上看下看,无论怎么看,事实都告诉我们把钱存在银行吃活期利息还不如把钱拿出来买银行的股票拿每年拿固定的股息。

  比如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