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6章 刘备传檄,君子行以大义_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6章刘备传檄,君子行以大义

  众人回至城中。

  孔融本想设酒宴招待,但刘备以酿酒伤粮为由,推辞了酒宴,只求了白水解渴,这让孔融对刘备的德行又多了三分敬意。

  宴席上,郑平道出了具体的借粮方案。

  由孔融负责向各县下达政令,刘备负责安抚城外的十余万流民,郑平则是跟太史慈返回高密县见郑玄、负责说服各县的豪强士族出借钱粮。

  既然要作保,自然得让郑玄随同。

  而如《汜胜之书》《四民月令》的刊印本、以及曲辕犁等工具,也得一并准备。

  北海国的豪强士族都不是傻子,见不到真物是不会轻易下决心的。

  这跟刘备在平原郡的时候是不一样的。

  刘备是平原相,这平原郡的豪强士族多多少少得给些面子。

  毕竟这不怕官,也怕管。

  然而北海国却不一样,刘备只是个平原相,手还伸不到这么长。

  在述说完具体的借粮方案后,郑平微微清了清嗓子,道:“除上述措施外,还有一项最重要的措施,必须立即执行。”

  “可由刘府君传檄毗邻的各州郡,呼吁各州郡州牧、刺史、太守、国相、县令、县长,全力配合北海国对粮食的采购。”

  “倘若担心采购粮食可能会造成本土粮荒,可呼吁他们就近向别处郡县采购粮食。”

  “言辞一定要真切、要立足大义,要让这各州郡上至州牧刺史、下至县令县长,见了檄文之后,有一种不配合都觉得自己德行有亏的负罪感。”

  以大义向毗邻郡县施压,这是阳谋。

  哪怕毗邻郡县的官心中恨不得将刘备揍骂一顿,但为了名声也得配合。

  毕竟刘备不是让毗邻的郡县免费提供粮食,而是让毗邻郡县放开采购!

  然而一旦放开采购,毗邻郡县的富户见有利可图,就会不顾一切的将粮食运往北海国。

  这会让毗邻郡县粮食储备减少,而粮食储备减少又容易引起粮荒。

  为了避免本县出现粮荒,这毗邻郡县的官,就得就近跟毗邻的郡县商议,放开粮食的采购,让富裕的郡县将粮食大量贩运到不富裕的郡县。

  毕竟谁也不能保证这粮荒会不会出现在自己的治下。

  一旦出现粮荒,就会滋生流民。

  这便是郑平之前询问刘备,是否愿意为了救青州士民,而去得罪毗邻州郡的太守、刺史,甚至于豪强、士族的原因。

  刘备救青州士民,得到了美名,得到了青州士民的拥戴,甚至能名扬天下。

  但毗邻的州郡县,却会因此受到影响。

  官员担心本地粮荒,不得不去跟其他郡县谈判。

  而豪强士族,因为有利可图,又会趋之若鹜。

  尤其是中间层次的,比不过大的豪强士族在本地的势力,那就去北海国谋求利益。

  这势必会动摇原有的平衡。

  而吃了暗亏的郡县官员和豪强士族,又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