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章 青州祸事,郑平策论黄巾_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章青州祸事,郑平策论黄巾

  刘备看向渐行渐远的郑平,不由感慨:“竟是北海康成先生之子,真乃奇士也!”

  这时,关羽和张飞跟了上来。

  “大哥,郑都尉怎么离开了?”关羽眯着丹凤眼,颇有些疑惑。

  “郑先生之事,容后再议!”刘备微微敛容:“这次我们中了黄巾贼的埋伏,必有奸人通敌。”

  虽然疑惑“郑都尉”怎么变成了“郑先生”,但关羽和张飞识趣的没有多问。

  而奸人通敌,则让关羽和张飞十分的恼怒。

  关羽眼中饱含杀意:“大哥说得对,这次我们本来是去奇袭黄巾贼的营地的,却被黄巾贼半道埋伏。若无奸人告密,黄巾贼怎么可能提前部署?”

  张飞大怒:“俺也是这般认为!怪不得前几任县尉都死了,敢情这其中还有猫腻。”

  刘备闭眼静思片刻,嘱咐道:“云长,你亲自去趟平原,将此事告知陈相。另外,再向陈相打听一个人。”

  关羽点头:“大哥想打听谁?”

  刘备看向郑平离去的方向,语气凝重:“北海郑玄之子,郑平!”

  另一边。

  郑平辞别刘备后,继续踏上了返回高密县的行程。

  今日偶遇刘备,见识了刘备的权谋机变、待人接物以及当前志向后,郑平心中的热血又渐渐沸腾了。

  天下间的人杰,刘备绝对算得上一个。

  起于微末,一生飘摇,在曹操占天时,孙权占地利的双重压力下,硬生生的拼出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江山社稷,续汉四十三年。

  跟大部分的士人一样,郑平一开始着眼的目光,都在袁绍、曹操等公卿身上。

  倒不是郑平不清楚史书的记载,而是郑平依旧怀有史书记载可能跟穿越的这个世界有出入的想法。

  毕竟史书只能参考,不能偏执的认为那就是真实。

  倘若能辅佐最强者,结束乱世就会更快。

  如同西汉末年,刘秀一枝独秀,二十八岁白手起家,三十一岁称帝建立东汉,用十一年的时间就平定天下,结束了乱世。

  因此郑平才会在十六岁的时候出游诸州郡,遍识天下雄才。

  少读万卷书,当行万里路。

  道听途说可能是假,亲身见闻方能定真。

  但结果却令郑平心寒。

  如史书记载的一般,优柔寡断的袁绍、多疑成性的曹操、轻而无备的孙坚

  没有一个符合郑平对明主的要求!

  至于刘备……

  虽然刘备符合郑平对明主的要求,但命途多舛,前途未卜。

  因此郑平一开始并未去考虑刘备。

  即便在刘备有求贤之意时,郑平也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给了刘备一个求贤的下限。

  县尉,是没资格求贤的。

  想求贤,至少得是县令一级。

  而且得是县令,不是县长!

  县满万户者,其长官称令,不满者称长。

  以高唐县的户口和田地,认真治理,是可以打造一支千人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