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1章 考校亮逊,宗太公为本谋_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61章考校亮逊,宗太公为本谋

  荀攸心有感激,随即举樽一礼、向郑平敬酒。

  虽然荀攸有主动投效刘备之意,但在这之前,荀攸已经多次婉拒了刘备的延请,若是贸然去跟刘备说今后要效力刘备,这面子上难免有些尴尬。

  而郑平却告诉荀攸,刘备在临淄城桃花泡酒以待贤士,化解了荀攸的尴尬。

  若以桃花酒为引,因酒论势,明主贤臣心心相惜,也就水到渠成了。

  自荀攸的宅院出来,郑平的心情变得很愉悦。

  荀攸归心,青州再得一大才!

  在郑平心目中,荀攸是比荀彧更不可多得的大才。

  荀彧过于爱惜自身羽毛,对于自身安危、家族传承重于国家大事。

  而荀攸却多了几分豪侠之气,国家大事更重于私人安危。

  因此。

  在同样面对董卓乱政时,荀彧选择辞官回颍川迁徙家族去冀州,而荀攸直接聚义士密谋诛董。

  于青州而言。

  一个私欲重于国家大事的荀彧,是不合适跟着刘备的。

  荀彧及其代表的颍川士族力量,会冲击青州现有的秩序。

  一个国家大事重于私欲的荀攸,更适合替刘备谋大势。

  刘备有仁德信义的优点,但也有迟疑不决的缺点。

  郑平若在刘备身边,刘备能用纳谏如流的优点来弥补迟疑不决的缺点。

  可郑平若不在刘备身边,刘备就很难果断的决断大事。

  沮授和田丰虽然也有决断之能,但如今刘备家大业大,沮授跟着太史慈去了扬州,而田丰也去徐州辅佐关羽去了。

  刘备身边除了郑平外,又少了能断大事的。

  荀攸知能过宁武、德可配颜渊,又有良、平之谋,胆略亦是不输勇卒,能谋能断能抚宁内外。

  刘备若能有荀攸,亦如光武有邓禹一般。

  在诸葛亮未长成之前,荀攸是郑平不在临淄城期间,最适合替刘备谋断之人。

  也正因为如此,郑平在探得荀谌入青州后才会亲自来临济城,跟荀攸来了三场智者之间的大势对弈,最终让荀攸下定了投效刘备的决心。

  “兄长!”

  寻思间,两个俊朗少年,策马而来,正是诈称“临济城刘亮”的诸葛亮和诈称“临济城郑逊”的陆逊。

  “愚弟的表现如何?”

  诸葛亮手摇小一号的羽扇,谈吐之间的惬意、眉宇之间的智慧,让诸葛亮看起来如世外谪仙一般。

  陆逊则是腰间挎着齐肩高的佩剑,小小的身板儿披了一层皮甲,亦有一股儒将之风。

  “还有我!”陆逊亦是不甘落后、昂首挺胸。

  虽说两人都是天才,但诸葛亮和陆逊依旧还是少年郎,跟大部分人家的少年郎一样,都希望得到父兄长辈的夸赞。

  “能骗过荀谌,阿亮和阿逊在诡术一道,已经颇有水准了。”郑平也不吝夸赞,随后又问道:“阿亮,你且说说,这次为何能诓骗荀谌?”

  诸葛亮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