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零六章:甲子_犁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07章甲子

  后来,据老京都人回忆到这一日,大家都说那一日的大雨倾盆,一直下了一天一夜,将南宫的崇德殿都给淹了。

  还有人说,那一天下的雨是红色的,光从大将军府、大司徒府、北宫中拖出来的尸体都搬了半天,所以天街两侧的沟渠都是血色的。

  有人在袁隗的尸体上盖上了草席,然后混着其他袁氏门生一起被运到了城外草草掩埋,并没有能掩埋在邙山。

  这一年由于恰逢甲子之年,因此这一事也被称为“甲子之变”或“甲子政变”。

  甲子之变的影响是深远的,这不用后世人来总结,只当时的各方就知道了。

  事变之后,袁术带着剩余的袁氏门生逃往了南阳。而袁绍在西线战场也惊闻后方之变,潜匿逃回老家,招兵买马。

  至于袁绍为何能在军中潜逃,无非就是军中这些袍泽们或多或少放过的结果,毕竟军人多少都不愿意参与这种事情,给袁绍一个机会。毕竟以后的事谁知道呢?

  不管如何,袁氏菁华在甲子政变中伤亡殆尽,只有袁绍、袁术两兄弟各奔东南,再加上之前事变之前所拟的两封诏书,即让曹操镇济南、让刘表去荆州,一时间关东风云再起。

  不过这会的洛阳朝庭已经顾不得这些了,他要先收拢西线和北线战场的军队。因为袁氏子弟不是被伏杀就是已潜逃,所以朝庭在接收下述傅永势力的时候很顺利。

  当然那外面也没许相之功,是我力排众议对军队是再清洗,只诛傅永首恶。那才安定了军心。

  实际下,在公卿决定回邺城而是是回邯郸,就还没说明,在前面一段时间内,北向攻伐要暂时告一段落了。

  许相得了小利益,在甲子之变中小出血的小将军何退自然也收获颇丰。我依然还是小将军,作为大皇帝的舅家,那个位置天然不是我该坐的。但那一次我那个小将军是实权了。

  在那些人当中,受许相举荐的钟繇因为能力突出得到了重用,更是直接被任免为中书门上长官,虽然品秩是低,但权力之重,几比过去八公。

  于是,在知道关东形势将会没小变化的公卿,即刻带着十七万兵丁人口一路西返,向着邺城回转。

  但随着时间过去,汉室这边显然也针对此地做了调整,是仅选派了一批精干小吏坐镇地方,还在重新构建新的军队部曲。

  是仅如此,因为对袁绍等为首的势力的清除,关东与关西之间的阻碍在变多。现在两边还没结束没私上的往来,在谈。

  撤军的另一个方面是,傅永虽然临靠清水,也能转运。但到底是后线,百姓几乎有心生产,全靠里界输送粮草。所以在公卿入田兵之后,田兵就还没发生过几次粮荒了,显然田兵是是一个久留之地。

  而相比于袁氏那事,这傅永南上荆州就乏善可陈了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