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7章 古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今其时也_剪辑历史,开局盘点十大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何抵御桓玄的策略。

  这时候,一句影响刘裕和刘穆之一生的一句话,从何无忌处脱口而出:“无过刘道民。”

  然后,刘裕连夜召见了刘穆之,两人相见恨晚,自此互相成就,成为了历史上的最佳拍档之一。

  刘穆之博才多学,对于政务经验丰富,大多数急事在他手下都井井有条,再加上刘穆之多谋善断,刘裕许多大事基本都由刘穆之拍板,自此,刘裕在京口发展迅速。】

  【有了刘穆之的协助,刘裕便有了信心与桓玄展开宿命的对决。

  这时候,外部的倒桓联盟已经形成,大家也一致推举刘裕为第一把手。孟昶作为长史,带着北府兵一千七百多人驻扎在竹里,天天向外界发布公告,号召大家团结起来,打倒桓玄集团。

  桓玄才听到刘裕喊出打倒桓玄的口号就坐不住了,从太子宫里搬回皇宫,赶紧任命桓谦为征讨都督。

  桓谦请求马上向刘裕展开军事行动,可桓玄却不同意,他认为:“刘裕是一条好汉,他的部队也是精锐部队,战斗力很强,现在他们是造反,打起来只会更猛。所以,咱们只需要守住覆舟山,布置好防线,等刘裕主动过来进攻。

  等到刘裕大军到的时候,他们已经狂奔了二百多里,还什么也没有得到,肯定锐气全失。

  咱们的大军以逸待劳,等到他们到的时候再突然杀出去,他们一定惊慌失措、不战自乱,咱们获胜也将不费吹灰之力!”

  不得不说,桓玄想得很美,按照他这么干的话,死的可能会更快一些。】

  【刘裕与桓玄的战斗这里就不详细叙述了,反正刘裕以少胜多,逼近建康,而桓玄则因为久居建康,四面反叛者众,心生胆怯。

  在刘裕逼近之时,非但没有率领精锐前去剿灭人数极为劣势的刘裕,反而决定将帝都建康拱手相让,带着大军和东晋帝后撤回了荆州腹地。

  刘裕随即入主建康,而刘穆之则从京口民兵办事处主任,一下跃升为京城市长。

  而随着刘裕掌控东晋朝廷之后,刘穆之更是升任了东晋帝国实际政务的唯一办事处负责人。

  不过这时候的刘裕根基很不稳,为了帮助刘裕巩固统治,刘穆之采用了以下几条重要举措:

  一、重塑司马氏的正统地位,以显示京口起兵的合法性。烧掉了桓玄所立的桓温牌位,重新为晋帝立庙,并且派人迎接东晋皇帝司马德宗。

  二、对于桓楚政权的官员,只诛首恶,胁从不问。刘穆之将打击目标锁定为桓氏家族,对其他人则赦免其罪行。

  三、协调各派系各阶层的关系。由于当时刘裕的威望还不高,刘穆之任命来自高等士族的王谧为侍中,作为刘裕在朝廷的代理人。

  刘穆之颁布的法令重在约束贵族门阀,施恩平民百姓,同时着力恢复江南地区的生产生活,使得刘裕转迅速收拢了民心。

  随后,刘裕派大军西进,在刘毅等人的指挥下,西征军不费吹灰之力便大破桓玄,攻取江夏等地,桓玄西逃,被逼无奈,试图入蜀,被益州督护冯迁杀死,时年三十六岁。】

  【义熙三年(公元407年),刘裕在朝中的代理人王谧病逝,刘毅等士族希望借机排挤刘裕,因此提出由士族出身的谢混出任扬州刺史,仆射孟昶任司徒、录尚书事,企图对刘裕夺权。

  朝廷派出尚书右丞皮沈前往征询刘裕的意见。

  刘毅和孟昶等人都是京口起兵时刘裕的战友,这次他们联合起来夺权,便表明了京口起兵时的功臣已经分化为两个阵营,以刘毅为首的士族,显然不甘心朝政被出身寒门的刘裕把持。】

  【刘穆之对刘毅等人的意图洞若观火,他建议刘裕以宰相的职位非常重要为由,亲自前往京城,朝中的人必定不敢将这么重要的职位授予别人。

  刘裕采纳了刘穆之的计策,朝廷果然授予刘裕侍中、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录尚书事、兼任徐州、兖州刺史,从而牢牢把持朝政大权。

  之后,刘穆之和刘裕商议,“古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今其时也”,建议刘裕效仿魏武帝曹操,尊奉晋安帝,以号令天下!】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