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5章 审时度势,明哲保身_剪辑历史,开局盘点十大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去了。

  三、樊哙戎马半生,手底下的将士们完全忠于他。所以杀掉樊哙的同时,陈平需要应付的是军中兵变的情况,陈平哪里吃得消?

  可是杀掉樊哙是刘邦给他下的命令,他能够违抗刘邦的命令吗?

  当然可以,因为刘邦此刻已经奄奄一息了。】

  刘邦:“.”

  陈平:“.”

  樊哙:“.”

  【于是在路上的时候,陈平私下里对周勃说道:“樊哙乃主公故交,且是至戚。平楚之功,他也最大。不知主公听了何人谗言,忽有此举。一旦主上气消,或许后悔。兼有吕后和吕须从旁搬弄,难免归罪你我二人。以我之见,你我不如拿住樊哙,绑赴朝廷,或杀或免,听凭皇上自己处置。”

  周勃听后心道有理,他虽然是粗人,但对樊哙这种与刘邦如至亲好友,手足兄弟般的人物,他多少还是有些忌惮的。

  于是,周勃回答道:“我乃一介武夫,先生是连张良也佩服的智谋之士,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陈、周二人来到樊哙军中,命人筑起一台,宣樊哙接旨。

  樊哙并无多虑,独自赶来接诏。

  不料,台后突然转出大将周勃,喝令将樊哙拿下,钉人囚车。樊哙正要喧闹,陈平忙走到樊哙身边耳语几句,樊哙方始无言,听任陈平押返京师。】

  【押解樊哙的队伍行至途中,汉帝刘邦便已病故。

  陈平暗自庆幸先前未斩樊哙,否则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向吕后交代。

  其实,当时的西汉中央政权内部权争异常激烈,以皇后吕雉为代表的外戚吕氏,力图取代开国老臣,控制军国大权。

  而汉高祖刘邦年老多病,眼看将不久于世。

  于是在此情况下,有心人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中存在下来,然后才能谈到其他方面。

  陈平之所以不杀吕后的妹夫樊哙,便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再说陈平押解囚车,一路直奔长安。

  他们一行还在途中时,朝廷派来传诏的使者就找到了他们。

  诏书中,命他陈平与灌婴一同屯戍荥阳。陈平想到樊哙的事尚未来得及辩白,再远离朝廷,自然凶多吉少。于是,他心生一计,让囚车照常行进,自己则先策马星夜飞驰长安。】

  【那时汉帝棺木尚未安葬,陈平一至宫中,伏在灵前且哭且拜,几乎晕死过去。

  果然不出陈平所料,吕后一见陈平来到,急忙从帏中走出,怒询樊哙下落。

  一切皆如老狐狸陈平所料,陈平按捺住心中的得意,表面上一边拭泪一边答道:“臣知樊侯本有大功,不敢加刑,仅将樊侯押解来都,听侯主上亲裁。不料臣已来迟一步,主上驾崩,臣不能临终一见主上,真可悲也。”】

  【吕后一听陈平未斩樊哙,心中顿时一喜,于是便将怒容收起。

  她又见陈平涕泪交流,忠君情意溢于言表,顿生哀怜之心,说道:“君沿途辛苦,回家休息吧!”

  陈平答道:“现值宫中大丧,臣愿留充宿卫。”

  吕后道:“君须担任大政,守卫之士,令数武士足矣。”

  陈平听后,又顿首固请道:“新立储君,国事未定,臣受先帝厚恩,理应不离储君左右,事无巨细,臣须亲侍储君饮食起居等事,方始放心。”

  吕太后听陈平口口声声顾念嗣君,既感他未斩樊哙之恩,又喜他忠于儿子之意,于是不绝于口的嘉奖道:“忠诚如君,举世罕有。现在嗣主年少,处处需人指导,先帝临终,曾言君才可用,敢烦君为郎中令,辅相侍主,使我释忧。”

  陈平一再叩首谢恩,真的没有回家,而是随伴惠帝去了。】

  “卧槽.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陈平是把人生活通透了的!”

  “真是厉害啊只是这样的手段又该被那些‘正人君子’们喷了。”

  “首先你得活着,只有活着,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贾某最敬佩的人便是陈丞相,只是恨不能与之秉烛夜谈.”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