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7章 关键时刻总有他的身影_剪辑历史,开局盘点十大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7章关键时刻总有他的身影

  【为了还位于李唐,张柬之等人准备发动政变。

  这个时候,本来一直在外地做官的姚崇,从张柬之那儿得到了消息,也得知了武则天的身体不太好,于是他嗅到了一种风雨欲来的味道!

  姚崇这个时候果断回到了京城,正好遇到了正打算发动政变的张柬之等人,于是姚崇也就顺势参加了这场政变,史称——神龙政变!

  在姚崇、张柬之这帮人的努力和施压之下,武则天只好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李显,也正是因为李显登基,这才保全了李唐的江山。

  武则天为此自己撤销了皇帝的封号,也将大周王朝的名字从历史上抹去,还政给李唐子孙。】

  【《资治通鉴》有记载:九月,壬子,以姚元之充灵武道行军大总管;辛酉,以元之为灵武道安抚大使。

  元之将行,太后令举外司堪为宰相者。

  对曰:“张柬之沉厚有谋,能断大事,且其人已老。惟陛下急用之。”冬,十月,甲戌,以秋官侍郎张柬之同平章事,时年且八十矣。

  晚年的武则天是真的想开了,其实谁来做皇帝还不是一样呢?不过没有张柬之和姚崇在最后关头推一把,武则天还真的难以抉择。

  能够赶在如此关键的时候回来,并起到关键的作用,可见姚崇那“救时宰相”的称号真不是吹的。

  因拥立李显登基有功,姚崇也被封为侯爵。

  不过这个时候的姚崇还并没有进入唐中宗李显的核心圈子,而是被外放到了很多地方做刺史。

  唐中宗时代的内政实在是太乱了,再加上他有自己的一帮亲信,所以姚崇自然是无法插手他的内政治。

  不过这也恰恰是件好事,正因为姚崇的外放,反而使得他成功躲过了另外一场风险极高的政变。】

  李世民第一个给姚崇点了个赞,道:“姚崇确实不错,在关键时刻起到了关键作用!”

  “那可是开创了华夏巅峰‘开元盛世’的宰相啊!朕的宰相!哈哈哈哈!!!”李隆基得意的大笑了起来。

  “姚崇是不错,可惜唐玄宗晚年时把前期的老本败光了.要不然以当时唐朝的雄厚实力,再怎么也还能多辉煌个百来年吧?”赵匡胤有所遗憾的说道。

  看着别人家的宰相,朱元璋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现在的左右丞相李善长和徐达,顿时骄傲的自言自语道:“呵呵,你有姚崇,咱也有李善长和徐达,不比你唐朝差!”

  然而,历史上那些朱元璋的丞相们可都没有什么好下场,除了老兄弟徐达

  比如被朱元璋称为“在世萧何”的左丞相李善长,,他在朱元璋最势微的时候投奔而来,一直负责军队的粮饷供应,成为前线将士风扫残云的“发动机”。

  洪武初任左丞相,封韩国公,四年致仕,晚年被杀,灭族

  又比如右丞相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