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0章 只是路远_风雨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处,比他在伊州生活强得多了。陈远朋必然有陈希明的回信,急着卖家产,到京城去生活。两地相比,伊州这里连开封旁边的镇都比不上,到那里生活,可比这里强得太多。

  什么开元时候起便世守伊州,这种话只能听听,这么长时间,朝廷翻了记录,已经发现唐时守将没有姓陈的。这当是唐朝势力退出西域,本地守将的托词。不过城池确实在他家手里,没有人追究罢了。

  站起身来,赵滋与陈远朋一起到了后衙,参加接风筵席。

  伊州城里只有不到五百户人家,人口稀少,耆老乡绅都是托词,其实就是几家富户。加上当时跟着陈希明入京的几个大员外,一共二三十人,在后衙分坐。依着风俗,中间一张地毯,摆着瓜果酒菜,主客坐在两侧。赵滋和陈希志、陈远朋上座,其余的人坐在下面。

  此时天已冷,周围点了炭火,烤得暖融融的。赵滋与众人饮酒吃肉,倒也其乐融融。

  胜州城里,杜中宵坐在官衙里,看着赵滋递来的文书,对一边的富弼道:“伊州全部人口只有五千余户,确实人口不多。这还是和平了数十年,没有仗打,看来西域的人户比预计的少。”

  富弼道:“自是如此。听说西域遍地黄沙,只有靠山的地方,还有河流经过的地方,才有水源。有了水源才能够种地,在沙漠中连绵成串,称为绿州。这些绿州,就是商路经过的地方。”

  杜中宵道:“西域地方广大,不缺水源的地方还是有的,人口按说不该如此之少。以伊州看,整个西域才多少人?能不能有二十万户人口?我看,只怕是没有这么多的。”

  富弼道:“应该是没有。不知黑汗那里如何,只看高昌,也就几万人户。”

  杜中宵道:“有人才能够有兵。他们就这么多人口,能有多少兵?赵滋所部五万人,如果铁路通到伊州,岂不是无人能敌?我本来想着,等到铁路通了,自率大军前去,现在看来,有没有必要两说了。”

  富弼道:“大军未到之前,那里的势力必然不会消失。地方太过广大,还是要大军进驻的。反正通了铁路,五万大军与十万大军也没多少区别,只要不离开铁路太远就好。”

  杜中宵点了点头,又道:“今年吩咐赵滋,把高昌国的情况搞清楚。他的大军如果可能,不必全驻居延,可以沿路驻扎,帮着修铁路的部队修路。这条铁路修得太快,必然许多隐患,以后慢慢修改吧。”

  富弼称是,唤过书吏来,给赵滋写一封回信。已经到了伊州,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搞清楚高昌到底在想什么,是敌是友。两地相距六七百里,虽然距离不近,比胜州可是强得多了。

  杜中宵把公文交给富弼,站起身来,道:“西域地广数千里,人口却只当一大州,确实与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