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2章 先下手为强_风雨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速速回村里去,有事相商!”

  齐原回道:“我这里放牛呢!有什么事情,等回了家,你们告诉我一声就好。”

  那人有些不耐烦,道:“村里商议要事,本村的人所有都要参加。你先让牛在这里吃草,回去之后商量罢了,再回来赶好了!”

  齐原无奈,对一边的黄田正道:“县尉,这里既是你家的田,不合在这里放牛。本要赶到别处去放牧,你看村里有急事回去。便让牛在田里再多待一天,明天便不来这里了。”

  黄田正道:“这几日无妨,等我田里种好秧苗,不要来就好。”

  齐原千恩万谢,急急顺着田间小路,向村里而去。这些牛的身上都有烙印,不怕丢失。真有胆大包天的偷牛贼,周围都是营田务的地盘,不等卖出去,必然会被抓获。特别是不许宰杀耕牛,偷了牛去也没有用处,一卖牛肉,必然会有人去报官。

  宋朝大部分州县,都有官牧的耕牛,农闲时集中放牧,农闲时租给农户。牛身上烙官印,凡有走丢或偷盗,百姓可以根据官印首告。民间的牛大多也都是有印的,这是凭记,防止纠纷。牛买卖的时候换了主人,都会重新烙印上去,有的牛身上好多印。甚至有官印有私印,发生纠纷如何处置非常复杂。

  齐原回到村里,急急到村正的家里。营田务与自然形成的村子不同,各家田产基本一样,没有什么大户人家,村里也就没有自然形成的主事人。是以各村设村正,相当于差役,村正不再服其他役。

  到了地方,只见院子里已经满是人,或站或蹲,议论纷纷。

  见到齐原进来,村正韦海源道:“今日招集诸位来,是商议营田务要治下立会社之事。最近这些日子,樊城的商场会选一些卖得好,且本地能产的货物,放到营田务治下各村。要求立社,以会社之名与商场缔结契约。产出来的东西,专一卖给他们。现在条例还没有出来,说不详细。不过大概与以前的牛社之类相差无几。前两日镇上的史员外,因为恶了到他那里卖杂货的人,商场不许收他家的蛋了。我寻思着这是一条发财的路子,特招你们来,立一个专产咸蛋和松花蛋的社。本村临近镇上,周围又多池沼,养鸭子极容易。而且我们的农具多,种田用的人手少,正好做此事。”

  一边的曾小乙道:“不过是替衙门收杂物的人,到史家卖货的时候,史大郎定了个什么一三五开门收货,其余日子不许上门的规矩。不是什么大事,就为此商场就不让他家做生意了?怎会如此!”

  韦海源道:“你知道些什么!史大庆岂止是订规矩,还辱骂众人,恶了衙门的人。商场的徐主管是特意从樊城赶来,就只为不与史家做生意,怎么会是小事!”

  齐原道:“若是做这生意,买鸭生蛋制蛋,本钱可是不小。商场若是如此就不让做了,以后我们会不会也如此?这种生意,风险有些大。”

  韦海源道:“我说过几次,是史大庆恶了衙门的人,才会如此。我们这些种田的,平常都是与世无争的性子,怎么会如此?再者说了,立契是营田务做保,我们与商场缔约,岂会如此马虎。”

  一时之间议论纷纷,一众村民商量。也有同意的,也有疑虑的,一时定不下来。

  史员外家在附近不远处养鸭,村民都是知道的。池治里养鸭又废不了什么本钱,收了蛋之后制成咸蛋和松花蛋也不难,倒是一门好生意。而且樊城商场的生意红火,卖的数量着实不少。这生意如果做好了倒是一条来钱的路子,对村民有不小的诱惑。

  韦海源见一时定不下来,高声道:“我再告诉你们一个消息。因为樊城的商场办得好,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周围的随州、邓州、唐州等地方,都要开办商场。早定下来,以后可有大生意可做。”

  听了这话,村民的议论一下激烈起来。一处樊城商场,生意就已经不小,如果周边几州都开,那还得了?听村正的意思,这些商场是连在一起的,收货一起收,那就真是大生意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