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8章 用尽全力_风雨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么?”

  杜中宵想了想,道:“把军校中的所有人全部编入军中,倒是可以再编一军。不过,这样做人数还是有些不足。而且,还是缺少单独的骑兵。”

  赵祯对杨文广道:“原先整训过的各军中,其实许多将领不一定是必须,暂时抽出来,军队不是打不了仗。非常时期,原张岊和刘几军中,抽出一些做副职和庶务的将领,用来整训新军。还有,河曲路的王凯,所部本是你所部,成军最久。契丹人来幽州,河曲路无大敌,从他的军中抽出将领来,同样也来编练新军。想尽办法,把京城和河东路的军队,再编成三军。”

  杨文广叉手称是。停了一下,道:“陛下,如此做只怕有些仓促。军队编得急了,战力不足。”

  赵祯道:“顾不得那么多。现在禁军士卒不少,只是军官缺乏。非常时候,非常手段,一些不那么重要的军官,暂时先不设了。军中除参谋、指挥、粮草和情报,其余的军官能裁就裁。等到战后,不需要这么多军队了,再合并就是了。”

  听了这话,杜中宵不由觉得头痛。当年河曲路整训的时候,军官特别多。许多军官看着没用,实际上非常有必要。一是各有分工,让军中的权力明晰,制度化,破除以前兵为将有的陋习。还有就是在战时军官有损失,随时有官员递补上去。不致于一有将领阵亡,全军溃散。赵祯这么布置,相当于从那个时候后退了一大步。不要听什么是暂时做法,只要胜了,以后这些就很有可能成为常规。

  军队的军官俸禄高,一旦多了朝廷就看着碍眼,想方设法减少。很多职位初看着没有用处,而到了战时,就会成为破绽。而且官员少了,军中的权力难免集中,而后出现各种问题。

  赵祯道:“恢复燕云,是祖宗遗志。有了机会,岂能不抓住?今秋不能大胜契丹,朕百年后如何面对祖宗?纵然有难处,也要想办法克服。今秋契丹南来,与其决战于幽州!”

  杜中宵与众人一起,拱手称是。心中明白,这几年连战连胜,赵祯已经不是从前的想法。这一年多来杜中宵带着军校中的教员一起,赵祯和大臣讲兵法,他也不是不熟兵事的时候了。

  安排了诸般细节,看看天晚,杜中宵等人告辞离去。

  出了大内,杨文广对杜中宵低声道:“太尉,圣上有意于幽州,做得这么急,不是好事。”

  杜中宵叹了口气:“我又何尝不知道?但有什么办法?圣意已决,你想尽一切办法,尽量凑出多一点军官,让编练出来的军队真正能战。切不可只有架子,战力不足。如若不然,到了幽州战事不利,你我都难逃麻烦。枢密院会尽全力,做得周全。”

  杨文广称是。几个人一起,出了东华门。

  此时正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东华门外热闹无比。街上人流如织,小贩穿棱来去,叫卖声此起彼伏。黑夜中凉风吹来,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本想回家,刚刚招呼随从,杜中宵突然道:“天色还早,我们到那边酒楼用两杯酒,去去暑气。”

  其余几人有些意外,急忙答应。他们都明白,只怕不只是喝酒玩乐。

  吩咐了随从,杜中宵道:“今夜月光正好,不如请中书文相公和韩相公来,我们一起饮酒如何?”

  田况点了点头:“如此也好。太尉,圣上有意于幽州,是朝廷大事,要有中书同意才好。”

  说完,吩咐了一个枢密院的随从,去文彦博和韩琦到樊楼相聚。樊楼离东华门不远,做的就是出宫的大臣们的生意。樊楼不只是有几座高楼,还有数进院落,里面的阁子非常隐蔽。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