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8章 奇才_风雨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人,就是他的策论最靠谱。”

  温靖道:“在雄州考试的时候,我便说看过。第一日发下书里,别人都是不知所措,要么抱着一本读个不停,要么这本看一看,那本看一看,没有头绪可言。惟有这个孟学究,粗看之后把书分类,而后一本一本看下来。所以第二日制策,只有他能按书里的内容写出来。”

  刘几越听越奇,觉得孟学究还真不是个简单的人物。世界上从来不缺人才,只是大部分人,一生中没有机会接触自己擅长的事业。那些出类拔萃的,大多都是机缘巧合。真正独一无二的人物,人类历史上不能说没有,很少就是了。

  孟学究便是如此,小时候没有个读书人在村里,他可能连字都不认识。如果不是军校招人,他就只是在乡下种田,粗识几个字的村学究。遇到机会,便就显出本事来。

  一直到现在,孟学究也不知道自己特殊在什么地方,显得诚惶诚恐。但在刘几和温靖看来,他却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这个年代,读书人一生,也不会看很多书,与后世的读书人不能比。在突然拿到三本军校教材,看一天的情况下,第二天就能有模有样地写出策论来,而且立论有据,是非常难得的。

  用这种办法考试招人,实际上是刘几降低难度,想多招些罢了。大部分读书人,拿到那三本教材之后,根本就不知道里面说的是什么,做什么用。用书里的知识写策论,大多部牛头不对马嘴。大部分人都是按着自己理解,从书里摘些词句进去,表示看过书了。

  孟学究的策论里,说的不一定就对,但基本逻辑是从书中来的。一看就知道,仅用一天时间,他就大致知道了三本书中的内容。书中的基本原理,大致掌握。这种能力是所有考生中惟一的一个,除他之外再无别人。所以温靖看重,刘几也觉得甚是惊奇。

  想了又想,刘几道:“一次考试,许多事情还看不出来。这样吧,此事不必过分声张,让这个孟党先入军校,进指挥官的序列。且看他学的怎么样,我以后自有安排。”

  温靖叉手称是。

  孟学究与一众学员一起,站在院子里,直到身子被冷身吹得麻木了,才看见温靖陪着一个武将从里面出来。那武将不怒自威,自有气度,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刘几在众人面前站定,道:“朝廷养兵百万,禁军八十余万,多少年来,却不能御外辱,至今不改不足以当大任。数年之前,杜太尉曾在随州练军,而后以三万余兵马,救唐龙镇,开拓数千里河曲路,又恢复西域,未逢一败。其练兵之法,甚得朝廷认同。此间设军校,便是依当年太尉之法练兵,可以为军官的人入军校学习。招你们来,便就是入军校中,学两三年,可以补入军中为将。”

  说到这里,刘几的目光扫过众人,看到孟学究,好似停了一下。

  清了清嗓子,刘几又道:“我话说在前面,入了军校,并不表示你们一定能学成。军校之中,每隔几月总有考试。要想学成,最后必须考过。若是过了三年,还一无所成的,就不能做军官了,只能回到你们家乡去。入校之后,你们要勤学勤练,不要辜负了朝廷的期望。”

  众人急忙一起行礼称是。

  刘几道:“明日自有军校的人来,把你们领入城外的军校中去。前三个月,便如士卒一般,先练如何作战。当然,要求不似士卒那样高,你们毕竟不同。但是,也不能太差,实在做不到的,也就只能回家去了。三个月后,再进军校学习。以后如何,就看你们各人的造化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