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3章 分岐_风雨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宵点了点头:“其实不是在军校中学得好了,便是良将。真正的良将,应该是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不打仗,军校也治不好禁军。自晚唐以来,兵为将有,军队不考虑天下百姓的疾苦,已经二百多年了。想靠着几所军校,把军队的面貌改过了,如何做得到?”

  田况听了,沉默一会,问道:“太尉的意思,是要在契丹的战事中,把军队改过来?”

  杜中宵点了点头:“不错,正是如此。现在天下钱粮充足,几场大胜,军队的士气正旺。不在这个是候作战,等到什么时候呢?一时不能全部整训完没有什么,到战场上去。真正的良将,总能够在战场上脱颖而出的。单靠军校,并不能选出将帅来。”

  田况想了一会,摇了摇头:“太尉,是因为有战事,而需要有军队。而不能够为了整训之军队,而挑起战事。如果为了整训军队而与契丹开战,恕我直言,在下不能同意。”

  杜中宵看着田况,一时不语。田况说的不错,没有战事,也就没有必要有军队。可问题是,话是这么说,但世间会没有战事吗?即使没有契丹,大草原上还会有其他部族。只要朝廷的军队弱,草原军队必然就会南下,没有什么侥幸可想。从这个意义上说,为了整训军队,改变军队面貌,挑起一场大国的战争是正常的。战争对杜中宵来说,没有什么军功加成,现在的军功已经足够了。

  一定与契丹开战,而且越快越好,是杜中宵进了枢密院后,越来越强烈的感觉。自己在随州练兵数年,练了一支三万多人的军队了来。有今天的功绩,已经是机缘巧合,非常了不起。到了现在,自己当时带的军队,正慢慢渗透进庞大的禁军中。靠这三万多人,把八十万禁军改变,是不可能的。

  建了军校,刚开始禁军将领都不当回事,有一段时间,哪怕不识字,也能够从军校毕业。现在皇帝重视了,枢密院管得严了,军校比以前好了一些。但也只是好了一些,而没有彻底改变。严了又如何?以前很多将领不识字,只是因为流行那样,军中识字没有用处。现在要军校毕业,要多识字,将门同样有许多这样的人。这一段时间,原来禁军的将领慢慢适应。

  军校在改变着进去的禁军,进去的禁军,同样在改变着军校。杜中宵估计,只要两三年的时间,自己办起来的军校,就要自己也不认识了。有什么办法呢?杜中宵知道这样不好,却没办法改变。

  八十多万禁军,有自己的风格,自己的习惯,不是靠着强行去教就能改变的。宋朝立国百年,如果再加上晚唐五代,有太多有家庭已经习惯了依靠军中生活。哪怕提供了其他出路,他们也不愿去,而愿意改变自己,继续留在军队中。不打仗,而且得是大仗,这种情形难以改变。

  见两位枢密使意见相左,富弼道:“现在雄州一战,灭掉契丹万人之多。此战已经打了,契丹必不肯善罢甘休。我们想的,应该是如何应对契丹人。”

  田况道:“契丹越境而来,薄责即可。俘虏的契丹人可以送还,让他们严加管束!”

  杜中宵摇了摇头:“前方打了胜仗,不可失了将士们的功劳。契丹越境,不是一天的事,以前也经常如此。庆历年间与党项作战,契丹威胁南下,索要关地之地,可曾忘了?最后增加岁币。蛮夷之人畏威而不怀德,不打得他们服了,边境终究难以安定下来。”

  田况道:“太尉以为,此事应该如何做?”

  杜中宵道:“行文契丹,严厉斥责此次他们南下之举。若不给予赔偿,则对俘虏严惩!”

  (今天只有一更,见谅。)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