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0章 地震_风雨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防宋人北来,城必须要修,以后的差役少不了。如果一有差役,百姓就逃到南岸,自己这知州还怎么当?

  析津府与宋朝相邻,又是契丹钱粮银绢的重要出产地,是契丹的重地,驻军众多。不过在前线的涿州和易州,驻军只有不足三万人,并不太多。与宋朝相比,契丹人在前线布置的兵力相对较少,他们的脱产常备军数量也不多。占优势的,是游牧民族可以快速扩充的军队。

  所以宋朝打契丹,在前期往往可以得到优势,进展顺利。但契丹一旦充分动员,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军队从草原涌来,越打越难。相应的,契丹进攻宋朝,往往前期势头很足,一旦被守住,进入了相持阶段后,契丹人不能持久。

  杨绩想对宋朝进行军事报复,仅靠涿州和易州是不行的,最少要得到南京留守的支持。现在南京留守是耶律洪基的堂伯父谢家奴,汉名耶律宗允。他长时间驻守各地,前几年留守南京,支持耶律洪来重元之战,极得信任。打了五年仗,想让他同意对宋用兵,可不是容易的事。

  喝了一会茶,杨绩道:“若是宋人执意不归还南渡之民,于州事不利。此事我会上报朝廷,等朝廷定夺吧。年初因为萧革叛投南国,已经失了朔州。如果此次再对宋服软,难服众心。”

  耶律颇的道:“打了五年仗,国家已疲惫不堪。不管怎样,要忍耐几年,等民力渐复,才能与宋争一时短长。这五年来,析津府出粮出人,经不起折腾了。”

  杨绩道:“秋冬时候,瞅准时机,到宋境打一番草谷,又有何碍?又不是与宋开战,哪里会影响地方什么!据我估计,有两三万人,一个月的时间,到宋国走一来回,看宋人还嘴硬!”

  耶律颇的摇了摇头:“两三万人去了,一个不好,被宋人拦住怎么办?又或者回来了,宋朝大军追来怎么办?那个时候,再说没有开战之心,宋人会相信吗?”

  听了这话,杨绩噗地笑出来:“知州,宋人难道会追过拒马河?不说他们没有能力深入,若是过了拒马河,就是与本朝撕破脸了。那个时候,每到秋冬,兵马南下打草谷,宋人如何应对?”

  耶律颇的淡淡地道:“莫要忘了,年初在朔州的时候,宋人已经撕破脸了。现在不比以前,宋人战力不弱,岂是本朝兵马想去就去,想走就走的?”

  杨绩撇了撇嘴,明显不信。年初在朔州的战事自己也听说了,那是大军灭了重元,强弩之末,宋人才捡了个便宜。如果契丹聚集大军,纵横来去,看宋军还能够那么耐打。

  耶律颇的摇摇头,也懒得与杨绩争辨。端起茶来,正要饮茶,突然一阵剧烈的摇晃,天旋地动。急忙紧紧抓住桌子,才勉强稳定下来。

  一边的杨绩猝不及防,猛地从座位上摔下来,滚在地上。

  “怎么回事?突然天旋地转!”耶律颇的一边抓着桌子,一边对上的杨绩急喊。

  杨绩吓得魂飞天外,急忙爬起来,只觉地摇得厉害,怎么都站不稳,又跌了一个趔趄。在地上爬了几步,杨绩使劲抱住旁边的柱子,惊得一动不敢动。

  过了也不知道多久,外面士卒跑进来,高声道:“知州,突然地震,还请速去外面躲避!”

  杨绩和耶律颇的这才知道发生什么,由士卒扶着,快步出了官厅。到了外面,才发现附近有房屋已经倒塌,还有躲避不及的人,在那里悲惨呼救。

  耶律颇的看了看四周,对杨绩道:“天降震灾,不是好事。知州,三思而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