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三十三章 暴利_我在现代留过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套三万贯,这就是六百七十五万贯的巨额收入!

  都快赶上大宋去年的盐课收入了。

  虽然,盐课年年有,而靖安坊的汴京学府似乎是一锤子买卖。

  但也还是太震撼人心了。

  对经济比较敏感的吕大防,在震惊过后,就开始担忧起来:“陛下……一下子这许多的铜钱、金银、绢布,从百姓之手,进入封桩库……”

  “臣担心,天下钱荒加剧,导致物价飞涨!”

  “望陛下明察!”

  他真正的担心的,其实是汴京的富户们,将市面上的流动资金抽干,导致汴京钱价飞涨!

  毕竟,汴京城虽然富甲天下。

  这个城市里,每日流通的铜钱数量,更是以万万为计。

  可一下子抽干将近七百万贯的流动资金。

  对市场而言,实在太恐怖了。

  赵煦点点头,对吕大防道:“卿勿忧也!”

  “取之用民,必当用之于民。”

  “朕已经和两宫商议好了……”

  “汴京学府所得之钱,除用于汴京学府建设和维护外,余者,将拿出大约三百万贯,用于在宫中修建‘万寿宫’,以奉两宫慈圣。”

  “为此,此番修建万寿宫,工部和入内内侍省,将以市价雇佣百姓……”

  其实,就是花钱,雇佣禁军的包工头们修建宫阙。

  这是计划的一部分。

  在京禁军是烂完了,没救了的。

  但贸然裁撤,又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甚至导致兵变。

  只能慢慢来先给他们找到出路,逐步的裁撤掉。

  给皇室修园子,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可以趁机,让一大批禁军,完成从官军到民户的转变。

  至于如何操作?

  自然很简单——禁军修园子,没有钱拿,但转变成民户,就可以拿到工钱。

  以利诱之,很快就能让禁军里那些根本不想当兵的人,主动退出禁军——了不起,再给点钱买断他们的军龄。

  这样,总比一直养着这些人,让他们吃空财政要好。

  “剩下的钱,朕也和宰执们说好了,拨给国子监、太学、武学……”

  “用来兴建新的学舍、斋舍,同时也将用来建设书馆,并设立一个奖学金,以奖励那些刻苦读书,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或者德高望重,桃李满天下的名师,初步预定奖金从五百贯到一百贯不等……”

  兴学就是大宋的政治正确,不会有任何人反对——从庆历以来,大宋天下的地方官,只要有机会,就会兴建学校。

  而且,还会想方设法的给学校增加学田,以供养师生。

  赵煦提出的这个设想,在提出开始,就得到了朝野内外的一致支持。

  同时,这也是两位宰相,拿着自己的名声担保的政策。

  赵煦当然不会辜负韩绛和吕公著了。

  不过呢……

  兴学归兴学。

  重点放在哪里?赵煦是有自己的主见的。

  虽然在一开始,肯定得将大部分资金用在国子监、太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