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3章 思考与选择_苟道不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3章思考与选择

  石室客厅之中。

  前来拜访的严熊苗琳二人已经离开,孟周一人看着身前矮几上一个打开的长盒。

  长盒之内被分成了三格,空间最大的中间一格堆满了下品灵石。

  左右两侧的格子里则都放着厚厚的一摞书册典籍。

  下品灵石八百颗,外加两大套二人精心整理出来的传承典籍,这便是严熊酬答他的谢礼。

  严熊还歉意的解释,这点灵石远远不足以匹配孟周给他的帮助。

  不仅彻底清除了他体内丹毒,更让他的修为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内连升两层,从一个练气六层成为现在的练气八层,直接让他从一个命在旦夕的落魄散修蜕变成一个有资格窥视筑基玄奥的潜力新星。

  与这恩同再造的恩情相比,再多的灵石都不足以酬谢。

  可他俩的灵石确实不多,因为丹道天赋并不算太高的苗琳为了抓紧时间进步,将源源不断的灵石资源投入到一次次高品质新丹的尝试中,然后在地火丹炉中被烧掉,名副其实的烧钱。

  所以,二人便精心整理出两套传承典籍与他。

  其中一套,是苗琳从各个渠道拼凑出来的残缺二阶丹道传承。

  另外就是在严熊长期试丹配合之下,天赋并不太高的苗琳对每一次成功失败所做的详实记录和反思总结。

  通过这些记录,可以清楚还原出一阶中品炼丹师苗琳的成长轨迹。

  在介绍这一部分内容时,苗琳本人还比较羞赧,因为这些记录充分暴露了她丹道天赋一般般的事实。

  在普遍的观念里,残缺二阶丹道传承的价值远高于苗琳笔记,但孟周的看法却恰恰相反。

  他认为,后者的价值是高于前者的。

  孟周也接触过不少职业者传承典籍,从周全那里收获的符道传承他也基本都看完了。

  他从中发现了一个大问题,而更大的问题在于,除他之外的其他人,根本就不曾意识到这是个问题。

  那些传承典籍,一律重结论而轻过程,甚至完全忽略过程。

  比如制符典籍,会详细告诉你某某符箓的绘制方法,但中间过程一点没有。

  这一部分结构为何要这样,这些符线为何要如此串联,这里又隐含着什么道理,这两处相似度这么高,要如何避免混淆……

  通通没有。

  这就像是一个数学题,只有题目和答案。

  此外,传承典籍存在着一种“慕强”心态,甚至体现得比现实中还要干脆直接。

  同样以符道举例,同一种符箓,在不同级别制符师手上,绘制技巧也各不相同,并不是千篇一律的复制。

  那么,所有人都理所当然的认为,更强者掌握的更精妙的绘制技巧更有资格作为标准答案传承给后来者。

  那些平庸者一步一个脚印硬推出来的路,与之相比,只会显得粗陋笨拙。

  可按照孟周的思维,情况却恰恰相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