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九十六章 平辽策_权驭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侍郎或者尚书。

  需要注意的是“兼”与“兼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兼”的职务是虚职,一种加衔而已,而“兼任”则是实打实的职务。

  因此,史书上出现的内阁大学士兼六部尚书、侍郎,并不是内阁大学士在六部任职,只是一种确保其行政地位、等级的方式。

  必须要指出的是,六部并不是内阁的下属机构,双方是一种平行的关系,互不统属,六部的首领是有着“天官”之称的吏部尚书,与内阁首辅平起平坐,双方之间的势力关系此消彼长。

  可以说,正是因为内阁才有了加衔这个特殊的制度,京城的官员出巡或者经略地方,为了威压地方官员,通常都会被皇帝授予加衔,等办完差事回京后加衔会随之取消。

  “杨经略久居地方,本官对他了解得不多,不过在当今朝堂上论到谁对辽东的形势最为熟悉,那么非杨经略莫属!”

  吴亮嗣是万历三十二年的进士,而杨镐是万历八年的进士,两人之间确实没多少交集,因此吴亮嗣沉吟了一下后向李宏宇摇了摇头。

  “正是杨经略对辽东的事情太过熟悉,必定会产生轻敌之念,然杨经略离开辽东已经数年,在此期间女真酋首努尔哈赤称汗,辽东形势已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倘若杨经略不能慎重处之,后果将不堪设想。”

  李宏宇闻言嘴角不由得苦笑了一声,忧心忡忡地望着吴亮嗣说道,“辽东战事看似微小,实则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失利势必威胁京城的安危。”

  “你是说,官军此次进剿将会失利?”吴亮嗣的眉头顿时微微就是一皱,认为李宏宇此言有些危言耸听了,目前辽东明军的形势可一片大好。

  “虽然学生这样做有些灭自家志气长他人威风,但女真酋首努尔哈赤能以十三副铠甲起兵,最终收复辽东女真诸部,确实不是一个等闲之辈。”

  李宏宇知道吴亮嗣并不相信自己的话,故而沉吟了一下后郑重其事地向吴亮嗣说道,“吴大人,学生有一事相求,希望吴大人能把学生的‘平辽策’献给皇上,如今女真人士气正盛,官军如果急于冒进正中他们的下怀,希望能引起杨经略的警觉。”

  “你想本官把这道‘平辽策’献给皇上?”吴亮嗣闻言顿时面露惊讶的神色,要知道李宏宇写的这个东西肯定会引发万历皇帝的不满,说小了是妖言惑众,往大了说可就是动摇军心,是要被杀头的。

  “学生如果是平头百姓,那么绝不会妄议辽东的战局,可学生是大明的举子,自然不能眼睁睁见辽东危局而坐视不理。”

  李宏宇清楚吴亮嗣的意思,郑重其事地一拱手说道,“吴大人,学生虽然不敢自诩忠君报国,但这一点儿胆量还是有的,请吴大人成全,了却学生的一桩心愿。”

  “李解元,你可知现在皇上关注的就是辽东的战事,不仅加收了新饷而且还调集了各地卫所军的主力前去辽东参战,大战未起而畏敌三分,皇上会高兴吗?”

  吴亮嗣闻言沉吟了一下,然后正色向李宏宇说道,“此时把这道‘平辽策’递上去的话,那可是自寻烦恼!”

  “大人,所谓不破不立,祸福相依,如今朝政被江南那些人把持着,咱们要想杀出一条血路来必须要从现在开始发力,否则将成为江南那些人的依附而已。”

  李宏宇知道吴亮嗣不想冒险,因此想了想后郑重其事地望着吴亮嗣,“以学生看来,这次的辽东战事正是咱们崛起的绝佳时机,要让皇上知道咱们才是真正的忠君报国、忧国忧民。”

  吴亮嗣的眼前亮了一下,他肯定知道李宏宇的意思,如今朝堂之上最大的两个党派就是同时江浙出身的东林党和浙党,楚党、齐党以及其他的小党派要依附于浙党才能不被东林党给吞并。

  因此,吴亮嗣当然想让楚党与东林党和浙党平起平坐,可惜要想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否则浙党和齐党也不会依托浙党了。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