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七十九章 商鞅之法_三国虎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别为,“爵位新法”、“军政改革”、“部门细化”。

  爵位新法最好理解,实际上爵位制度自上古之时就已有记载,通典职官封爵上就记载有:黄帝方制万里,为万国,各百里。唐虞夏建国凡五等:公、侯、伯、子、男。殷商公、侯、伯三等,公百里,侯七十里,伯五十里。而到了周朝建立以后,周公更是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公、侯、伯、子、男五等中公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百里。

  但这种“爵”实际上一直以来都只是一种名号,可以说除了天子之外,公侯伯子男的地位和权力是相等的,仅仅是在礼节上的待遇有一定程度的差别。而这一切的变化,实际上却是到了秦汉之时,随着商鞅变法,定下二十等军功爵位以后,爵位彻底从以前划分人地位的象征性制度变更成了有实质权利利益的身份制度。

  而汉朝更是进一步的给爵位者了无数特权,甚至在西汉甚至东汉初中期,爵位实际上就代表了官吏的选拔,只不过后期被东汉的世家、宦官以及桓、灵等皇帝玩坏了。但是无论如何,爵位对于一个帝国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所谓封侯拜将、封公拜相,这对于所有势力下属的文臣武将的重要性和刺激性,甚至远远超越了他们对于钱财美色,甚至生命的看重。

  商鞅虽然在先秦就已经一手定下了二十级军功爵,重新定义了爵位,但是随着他对嬴子戈书中所言的五等爵、九等爵、十二级爵,三等七级爵的深入了解以后,再结合如今的形势,却也发现了自己二十级爵位的过于繁琐,不利税收俸禄等等弊端,故此重新定下了新的爵位制度,官爵制。

  官爵制以王爵为首、公侯伯子男依次排列,再以士爵为尾,同时结合官制改革,以一品王爵为首,从七品士爵为尾,共分七等十四品,无论军政、不分文武皆以此为例,同时对每一等,每一品的特权、俸禄、礼仪、相对应的实际官职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地位高低,身份尊贵与否,甚至就是他们每年能拿多少钱,多少利益,能担任多大的官职都一目了然,避免了此前的混乱和逾制问题。

  随后则是军政改革,充分吸纳了嬴子戈千年智慧的商鞅,在第一时间就明白了军政分离的好处,政治体系依然是以三省六部为主,不过这其中三省改成了国务省,司法省、督查省,分别负责国家政务、司法、以及督检查三部分。

  而六部中,吏部负责除了军队以外的官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事务。户部,掌管农业、户籍,土地,钱粮。礼部、掌管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着全国的学院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来往来事。工商部,掌管工业,商业、水利,兵甲等。税部,掌管全国各种税务查收。安全部,掌管国内大小城池日常的秩序维护,安全警戒,实际上就相当于蓝星二十一世纪的警察部的古代版本。

  。。。。。。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三国虎符》,微信关注“优读文学”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