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二十章 众人结合的智慧_三国虎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于玄衣卫对付豪强的事,嬴子戈并没有太多的注意,而他的真实想法,也许是如舟中人所说的那样,也许还有其他意思。除了他自己,这是谁也没有办法猜透的。

  嬴子戈此时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制度之事上面,大秦发展的越来越好,但是制度上到底是延续先秦、前汉的三公九卿还是嬴子戈后世所知的三省六部,或者是将君权集中到了极致的满清的内阁、军务等

  对于嬴子戈来说,可选的制度实在是太多,而且每一种制度都是经历过数百年的验证的,是绝对可以实行的,但是到底哪一种是最适合如今的新生大秦的制度,却是一个难题。

  毕竟制度之重,宛如千钧。

  没有一个好的、适合的制度,那对于一方势力的发展简直是灾难性的。

  但是制度也不是说越先进就越好,毕竟还要结合现实,所谓最好的,始终是最适用的。

  “黄册制度!”

  承德殿,嬴子戈望着自己身前凌乱的丢着的一大堆文件,神色中缓缓流露出了一丝满意,这段时间,嬴子戈哪里都没有去,就待在这小小的宫殿中,一边命人将所有能收集到的关于执政制度,户籍制度等等知识记载的书籍带来,一边根据自己脑海中那尚且记忆的自汉唐到明清的种种有助于大秦发展的制度一一书写整理了出来。

  而当这些制度统统摆在他面前以后,他才发现,如果是执政之上,那无论是三公九卿还是三省六部,或者说中央集权到了巅峰的满清之时,基于三省六部而变种出来的内阁,军机处,督察院、翰林院、六部、外务共行的执政制度,都有其可取之处,但是却并不一定都适合如今的新生大秦。而户籍制度这方面,无论是先秦至今的“案比制”,还是隋唐时期的“输籍定样制”,乃至户籍制度最完善最巅峰的明清时期的黄册制度,实际上也是可以有所优化的。至于这个优化之法,嬴子戈并没有去细想,而是准备召集手下的一众文臣前来商议,毕竟他从来不觉得自己比手底下的那些天纵英才强。

  “报!”大殿门外响起了贴身小黄门的声音,“君上,前卫亭候、东河亭候等人在外等待召见!”

  嬴子戈从沉思中醒过神来,松开眉头,带着一丝疲倦的对着外面轻声说道:“让他们进来吧!”

  不多时,以郭嘉为首、百里奚、蒙毅、贾诩、法正等大秦最巅峰的谋主团就集聚到了嬴子戈的身边。

  众人走进大殿,望着殿内凌乱的书简,偶尔瞥到上面的制度两字以后,不由的瞳孔微微内缩,心中却是已经明悟。

  迈步上前,神色没有丝毫变化的几人同时对着嬴子戈行礼道:“君上!”

  “好了,都起来吧!”嬴子戈随意的摆了摆手,随即招呼众人上前说道:“诸位都是我大秦之肱骨,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