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七十八章:武运_犁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贼北上,我就视之不过尔尔?」

  下首一直沉默的公孙瓒突然问了一句:

  「卢师,不知道如何这么一说,那泰山贼的战力,我们是见识过的。可以不夸张的讲,为我大汉前所未有之劲敌。」

  公孙瓒自上次临阵而走,并没被卢植申饬,因为这就是卢植的意思。在南下的时候,卢植就提点过公孙瓒等河北籍突将,让他们多注意保护幽州突骑的实力。因为,他还要借助幽州突骑打赢河北黄巾呢。

  实际上,卢植在借兵给黄琬的时候就想过可能黄琬会有借无还。因为他对宗员稍微有点不放心,因为宗员籍贯是南阳,与黄琬正是同州人,没准真的会带着幽州突骑下死力。

  结果也正如卢植所料,这宗员在幽州突骑已经

  遭受重要打击后,依然选择留在荥阳帮助黄琬。明摆着就是用河北人的血给荆州人染绶带。

  卢植表示这么做也不是不可以,虽然他就是幽州人,但他更是国家公卿,利益与汉室的利益更一致。但问题是,这些幽州牛马我卢植还要用呢?你现在给我消耗掉了,我咋打河北黄巾?

  于是,他让公孙瓒将人带了回来。

  此时公孙瓒捧哏,卢植继而挥斥方遒:

  「泰山贼强则强矣,但强弱转化有时候就在一瞬,就在一个决策。而我观泰山贼由弱转强就是在这所谓的北上。为何?只因为此时泰山贼唯一的破局之道不在北而在西,也就是并兵西向,或可有一线生机。此时京畿地区我兵空虚,能战之兵不是在河北就是在河南,或在关西。苟若泰山贼能乘战必胜攻必克之威势,率敖仓集众的十余万人西进。我宗庙社稷才是危了。」

  卢植说的为众军吏描绘了一个惨烈的后果,众人皆屏吸,继续听卢植说道:

  「而一旦泰山贼能占据京畿,甚至攻破京都。那国家能去哪?无非西走,北上两条路。」

  讲到这里,卢植不讲了,而是话锋一转。继续道:

  「那时候泰山贼继续或西入关中,或南下南阳与黄巾余党汇合,没准就真的成了事。」

  「然后你们再看,这泰山贼却选择了北上。河北有我汉兵精锐两万,南有河南汉兵两万后继。这泰山贼纵是北上,也会深陷泥淖。这还不说他还要处理和河北黄巾的关系。总之,我这里撂下话,这河北就是泰山贼的葬身之所。」

  卢植一番话说的众将恍然大悟,皆觉得这胜利就在眼前。不由对老帅高瞻远瞩甚为钦佩。

  但坐在边上的董卓却从刚刚卢植那未竟之意听出了些意思来。

  刚刚卢植在讲到泰山贼一旦占据京都,国家就会外狩,还说不是北狩就是西狩。董卓细细一想,怕这没说的,才是卢植整段话的核心。

  如果不是向西就是向北,那国家一定会北狩。为何?因为刘宏就是出身河北,且此时的河北兵力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