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9章 头一个领钱_咸鱼一家的穿书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阵,又摇头道:“你以为谁都跟咱家似的不避讳,你戚五叔跟的是打棺材的师傅,村里人在意这些,怕是不会用他。”

  “那都是老黄历。”闫玉不同意她的说法:“咱来到关州,就是全新的开始,戚五叔现在又不打棺材,也不在棺材铺出入,我看村里的人家现在和戚家也多了来往,比以前好多了,等咱家做完家具,你看他们找不找戚五叔。”

  家门口就有能做活的木工,戚五叔又那么实在,不可能要高价,近便又便宜,没人找他做活?怕是要排不上号。

  爷俩你一言我一语,凑在一起像是永远都聊不完。

  容嬷嬷过来又走了。

  找了一坛子韭菜花送过来。

  闫老二惊喜不已。

  “还腌了这个?吃锅子正合适。”

  闫玉:“容嬷嬷腌了不少小菜呢,还和我提过家里缺坛子罐子缸这些……”

  闫老二满口子应道:“行行,我明天就去镇上买回来。”

  ……

  晚饭的鱼锅放了点辣椒,吃的卢师傅几人大呼过瘾,满头是汗。

  冬冬冬喝了好几大碗的水。

  吃饱喝足便去轮到的人家干活。

  吃完饭的人家陆陆续续来到大石头处。

  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

  发钱!

  刚刚擦黑,罗村长就张罗将火把点上。

  将大石头附近照的亮亮堂堂。

  闫老二将家里的小方桌拿上,往大石头上一摆。

  闫玉爬上去,将背包里的碎银和铜钱都倒了出来。

  哗啦啦!

  对大家伙来说,这就是世上最好听的声音。

  每个人脸上洋溢着笑容。

  由内而外的高兴。

  整吊的铜钱就有两串,还有零散的铜钱,实际数量要比虎踞城官衙给结算的多。

  闫玉特意多准备了,有想要银子的就给银子,想要铜钱就给铜钱。

  有钱,就是这么任性。

  “丰年,将你每天记的那本账拿出来。”闫老二道。

  梁丰年挤到前面,从自己包里拿出账本。

  这个本子所有人都很熟悉,他们每天的工分就是记在这个本子上。

  闫老二接过来,翻了翻,道:“你们每天记了多少工分自己都知道,这次送去虎踞八袋药,咱就只算这八袋的药钱,也就是大家前三天的工分。

  这里我解释一下,大家送到崔郎中那的草药特别杂,什么药都有,有的草药需要挺长时间才能炮制好,就不在这一次发了。

  大家放心,你们的工分,兑了多少,销掉多少,要是有觉得和自己记的不一样,等给钱都发完再找我言语,省得耽误大家伙分钱,让人急的慌。

  有错不怕,咱都记了账,仔细对,认真想,肯定能整明白。

  要是没啥问题,我就先念念你们的工分,然后按这个顺序往下发钱。”

  有性子急的就喊道:“我们没啥问的,就等发钱了!”

  “赶紧念工分吧!你再说一会,我该忘了自己有多少工分了,在家好不容易算的!”

  一堆人哄堂大笑。

  闫老二也笑,开始大声念名字和对应的工分。

  大家屏气凝神,听的特别认真,再没有一个人说话,生怕错过自己的工分。

  闫老二开始叫名字。

  第一个早就等不及了。

  是闫玉自己。

  没错,这工分是按送药到崔郎中的时间记录。

  排在头一个的,恰是童子军。

  而领钱的人,毫无悬念,正是童子军的头头——闫玉。

  82中文网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