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四章 战神蔡锷_穿越1879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一部分,到1909年,英国训练的廓尔喀雇佣军有3个廓尔喀步枪营,大约600人,是廓尔喀军人中的精华。在喜马拉雅山西部的山麓丘陵上,每年都会有一幕奇特的景象正在水流湍急的喀利根德格河附近上演:大约上万名17岁到22岁的尼泊尔男子浑身脱得只剩下内裤,排着队接受体格检查,然后经历持续3个月的“淘汰赛”,最后被选中加入英国的廓尔喀雇佣军。这支平均身高只有一米六的廓尔喀雇佣军深得英国王室的厚爱,经常参加他们的阅兵式和纪念活动。英军中历史最悠久的一个廓尔喀营,还有一根引以为豪的两米长铜制“女王杖”。它是1863年英国女王授予该营的,以代替战斗英雄奖章。

  而尼泊尔政府自身培养的廓尔喀军人,大约一万名,主要归首相昌德拉指挥。这些廓尔喀军一般穿着标准的英国陆军制服,配挂的绿色帆布带则用于携带著名的库克利弯刀。库克利军刀的出名来自于它的使用者,只相信“战斗”和“战死”两个词的廓尔喀雇佣兵。

  古廓尔喀军刀一般纯手工制作,厚真皮质包刀鞘,兽角质骨刀柄,刀把、刀身、刀背、刀鞘均有尼泊尔当地民族花纹,整刀握在手中十分有重量感。刀身虽厚重,但刃口却很锋利,划手可破,易舞动,一砍就是一大片肉。廓尔喀人一向以勇猛著称,再加上他们使用的阔头弯刀——这种弯刀能一下子砍下一颗人头,因此,他们周围常常笼罩着一种特别的气氛。他们的信条,也对这种恐怖氛围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要么战斗,要么去死!”所以尼泊尔首相昌德拉很自信,即使英军溃逃了,他认为自己的一万名廓尔喀军人,是天下无敌的,定能抵挡蔡锷的大军。

  可惜,这一次,昌德拉碰到了中国将军之星里的后起之秀蔡锷。蔡锷率领三万大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打到了距加德满都3公里得帕坦,这里又名“勒利德布尔”,是尼泊尔第二大城,和首都加德满都隔着巴格马蒂河相望。

  中国的军队其实一进入尼泊尔山区,就受到了廓尔喀军的攻击,廓尔喀人利用复杂的地势来偷袭中国的军队,中国的军队在刚开始也损失了不少人,不过蔡锷很快摸清了这些廓尔喀军的底细,下令远程射击。廓尔喀军虽然勇猛,但是他们的武器太落后了,基本上都是一些燧发枪,只有少部分的来复枪和老掉牙的大炮。很快就被中国的军队击溃,损失了三千多人。其他人都撤回去保卫首都了。

  一个星期后,中国的军队就攻到了帕坦!帕坦,是15世纪末尼泊尔马拉王朝的三个小国之一的帕坦王国的首都,时间长达270年。蔡锷站在帕坦杜巴广场边的一间高楼里,眼前的景象让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