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六章 日本本土沦陷_穿越1879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04年,农历9月18日,黄海靠近日本的海域上,风平浪静,七艘铁甲巨舰组成的中国舰队,浩浩荡荡开往日本九州。一万五千吨级的高速无畏旗舰“华夏”号,像一头巨大的钢铁怪兽,在苍茫的大海上乘风破浪。桅杆上的共和国五色旗,在呼呼的海风中猎猎作响,神色严肃的邓世昌站在旗舰“华夏”浩的甲板上,两眼放光,望着黄海上浑浊起伏的波涛以及旁边的致远舰。

  致远号巡洋舰是北洋水师向英国阿姆斯特朗船厂订购建造的穹甲防护巡洋舰,为致远级巡洋舰的首舰。排水量2300吨,航速达18。5节,以前是北洋水师主力战舰中速度最高的,这时致远舰的速度和火力,在中国舰队中已经远远落后了。邓世昌这时已经是中国海军的副司令,但他对致远号巡洋舰有感情,在北洋水师时,他就是致远舰的管带。所以这次远征日本,邓世昌带上了致远舰,此时致远舰的管带是方伯谦,也是北洋水师的老将领了,邓世昌对他很欣赏。

  方伯谦是福州船政学堂第一期学生,1871年毕业后,与海军总长刘步蟾是同学,他们同上“建威”练船实习,巡历南洋新加坡槟榔屿,及渤海湾辽东半岛各口岸,1877年,受清政府派遣,方伯谦与刘步蟾等远赴英国留学,在著名的格林威治海军学校学习,1879年秋毕业,开始在世界遗留水平的英国皇家海军地中海进队实习1880年4月,留学三年期满,方伯谦和他的同学们值得一满的踏上回国的旅途,成为中国当时为数不多的曾经“留洋”的海军指挥人员。

  1884年,方伯谦任“威远”舰管带,他受命率“威远”舰留守旅顺拱卫京畿,详尽考察了旅顺军港附近的地形后,奏请在险要地段修筑炮台来保卫旅顺军港。方伯谦亲自监造,炮台建成后,他亲自以当时自己管辖的战舰的名字将炮台命名为“威远”炮台。“威远”炮台虽较小,但花费也少,整个工程开支仅数千两,当时颇受好评。这为方伯谦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也博得李鸿章的垂青。北洋水师正式成军后,李鸿章奏请清政府将方伯谦提升为署中军左营副将,管辖当时北洋舰队的主力精锐战舰“济远”号穹甲巡洋舰。“济远”是北洋舰队中实力仅次于“定远”“镇远”两艘重型铁甲舰的精锐主力战舰,在北洋舰队里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这次任命表明李鸿章对方伯谦的器重。后来,李鸿章到威海检阅海军时,又以方伯谦“办海军出力”的理由为他和邓世昌从朝廷要了“捷勇巴鲁图”的封号,当时他和邓世昌一起同为副将。

  但是,李鸿章死后,因为方伯谦在历史上是一位有受议性的人物,而且历史上济远管带副将方伯谦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