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四章 开始训政_穿越1879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外引进的良种,改良后效果不错,田地的产量比以前翻了一翻,中国今年的粮食产量已经达到了4000万吨。基本上解决了民众的温饱问题。贵州、四川、新疆和中部各省的棉花也喜获丰收。这也有詹天佑的功劳呀,铁路一通,各种贸易就好说了。如果大总统在凉爽的九月乘新修成的京汉铁路从你的家乡河南出发,经过天津、山海关、沈阳这长达1600英里的铁路到哈尔滨,你可以看到沿线一望无际的红高粱,经常连绵二三百英里不中断。”

  李经述点点头,道:“我有时间一定去看看。红高粱好呀,高粱杆不仅可以饲养牛马,在冬天还可以烧秸秆取暖做饭。‘粮食足,天下安’。这下我就放心了。原来我到过河南灾区,亲眼看到很多农民饿死,很揪心呀。中国农民是世界上最勤劳、最淳朴的百姓,他们吃不饱饭,家人被饿死,肯定是*,而不是天灾。农村的土地改革,还要加快步子,步子迈得大一些。如果工业经济的形势好,国债可以多发一些,早日把大地主的土地赎买过来,分给贫农。”

  盛宣怀点点头,说:“农业是工业的基础,政府已经在努力推动土改了,中国的失地农民其实并不多,80%的农民都是自耕农,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土地。现在一些国营企业的股份,也开始卖给地主,再过几年,就可以完成农村土地改革。按照大总统的指示,政府购买的土地都已经包产到户。”

  这时80%的中国农民都是自耕农,这跟李经述的想象不一样,李经述原本觉得晚清时期的中国农村应该到处是大土豪,农民处处受地主劣绅压迫才对,他大吃一惊,问盛宣怀:“你确定农村的农民八成都是自耕农?”

  盛宣怀说,“中国农民往往勤劳俭朴,经过几代人的积蓄,往往会从祖上继承一些土地。得了钱,往往也喜欢买田地。在江苏、湖北等地,自耕农甚至占到了90%以上。”

  李经述点点头,看来“实践出真知”,自己这个总统,还应该多到实地去调研。

  李经述问盛宣怀,“看起来农业没多大问题了。现在中国的工业怎么样?”

  盛宣怀说:“中国的茶叶、丝绸、地毯、瓷器和漆器的产量都位居世界第一了,大量出口到美国、英国等国家。现在中国的矿业资源,也被国内外找矿专家认为是资源丰富,在世界上位列前矛,北满的金矿、热河的银矿、云南的铜矿、湖北的铁矿、湖南的锑矿、福建的磁铁矿藏量都很惊人。大总统的二舅子席家辉已经成立了中国矿业开发公司,购买国外公司的开矿设备和技术,开发这些矿产。”

  李经述道:“这些矿产都是国家的宝贵资源,你要把我一个底线,就是国家和民营公司合作,一定要控股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