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2章 还要陪着笑脸吗【第二章】_三国之西凉兵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施简陋、不完善,但却都是十万人的聚居点,日后的三座重城还要继续扩大,扩大到长宽十里,这是董虎心目中的边塞重城样子。

  人丁少,就要全部保护起来,尤其是在整日杀戮的边地,而且十万人的重城也不是常住点,主要的作用是战时躲避杀戮的避难所,粮食什么的都储藏在三座重城里,麦谷、豆子什么的收割了后,各家各户都要将草料一车车送入城内存着,万一发生了战争,所有人都能躲在城内避开灾祸。

  三座重城是临时避难所,平日里都是居住在万人军塞内,与军事化的村寨差不多,而这样的村寨足以抵挡上千贼人的围攻,也能就近耕种田地或是跑去山上放羊什么的,不至于影响到百姓生计。

  马邑、间城、平城在一条线上,三座都是依照十万人聚居点营建的,但三者的地位不相同,平城是十万屯田兵卒的军城,无论有无匈奴、鲜卑,“大同镇”都需要这么一座真正屯田军城,平城内基本上不是兵卒就是兵卒的家属,是抵御北方草原部族的前沿。

  间城居于腹心,是平城的腰腹支撑,而最南面的马邑城最安全,城池内以及周边村寨都是些老弱妇孺,董虎的重点防御还是放在了前沿平城。

  平城是军城,是十万屯田兵的老巢,这些兵卒基本上都是跟随前来的中原汉民,是跟着太平道折腾的汉民,而这些汉民中大多都是青壮男丁,少有女人,这与边地男少女多情形截然相反,尤其是董虎对匈奴人“十日不封刀”情形下,二十万匈奴俘虏,仅女人就有十余万,而这些女人就被董虎大手一挥,全部许配给了名下兵卒,甭管带娃不带娃的,全部分给了手下兵卒暖被窝。

  中原人常说的草原“控弦卒”多少多少,这个“控弦卒”不是精锐帐兵,而是所有人,只要能骑马射箭的人都算,甭管是十二三女娃,还是五六十老人,只要还能拉弓射箭,那就都是“控弦卒”中一员。

  草原部族争斗频繁,基本上是全民皆兵,男女娃娃都是自幼骑马射箭,被许配给汉民的匈奴、羌人俘虏女人的就有十余万,而且大多数都是平城内兵卒的家眷,当一干老人提议征募女人为卒时,他人并未反对,就是因为这些女人与跟随前来的中原汉民女人不同,十万匈奴、羌人女人若论骑射,比仅训练半年的三万汉兵骑厉害多了。

  自家知道自家事情,尤其还是主管内务的一干老将,自是知道征募女人为卒是没有丁点问题的,甚至根本不需要从其他城池抽调人手,唯一需要注意的这些女卒都是将士们的家眷,男人不在家,不得不让女人上战场杀敌,需要更多的考虑将士们的感受,尽可能的给与女卒更多照顾,而不是蛮横霸道,更不能有任何人欺辱什么的事情。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