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七四章 最后一击_残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把战线向前推进一百多里,在武昌外围停下了脚步。

  这大半年来。楚军的战略重心在江南,湖北方面以稳为主,没有打大仗的准备,清军的阵型突然出现松动,李过、谭啸、堵胤锡却没有力量起大规模进攻,只能干看着尚可喜这只大肥羊流口水。李过立刻从南阳赶回湖北,和堵胤锡、谭啸等人进行商议,一边调整部署,集结部队。一方面等待南京方面的消息,湖北的仗下一步该怎么打,还得由汪克凡决断。

  ……

  出了湖广,很少有人关心湖北战局,江南才是众人瞩目的焦点,除了诡谲变幻的政治斗争之外,战场上传来的一个又一个捷报也在不断刺激着众人的神经。汪晟进军苏杭不过半个月,就轻易收复苏州府和嘉兴府,松江府指日可下。杭州府也变成了一座孤城,楚军再一次展示了强大的实力,江南士绅百姓无不欢呼雀跃,奔走相告。

  除了官场中人。一般的士绅百姓并不关心朝廷里的政治斗争,楚军不断收复失地,凶名赫赫的八旗兵不断被消灭。才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口口相传之下,楚军被不断神化。汪晟之所以能够迅攻占苏州府和嘉兴府,很大一个原因是得益于熊立春和田雄的反正。老百姓们却根本不管这些,都把楚军夸成了天下第一强军,比八旗兵厉害得多,只要他们留在江南,就不怕鞑子再打过来。

  包括汪克凡在内的楚军高级将领,还被拿来和本朝开国名将相比,到底谁是徐达,谁是常遇春,在酒馆茶肆中往往引起激烈的争论。这其中,关于汪克凡的争议最大,只以本朝名将相比还无法表达大家的景仰之情,贩夫走卒对《三国演义》更加熟悉,有把他比作吕布的,还有把他比作诸葛亮的,赵云和周瑜也不时被人提起,但下意识的,很少有人把他比作关羽。

  高层的政治斗争,他们不了解,不关心,但武勋和文官之间生了大论战,双方这些天吵得天翻地覆,他们多少也有所耳闻,知道汪克凡不是忠义无双的关羽……隆武帝和汪克凡有矛盾,是一则非常吸引眼球的政治八卦,在官场民间飞快地扩散着,有些人虽然只知道片鳞半爪,却忍不住要在亲朋好友面前卖弄一番,一二三,三二一,头头是道地分析一遍,看你被唬得一愣一愣的样子,心里爽的不得了。

  君臣不和,到底怪谁?新的争论开始了。有人说汪克凡是曹操一样的奸臣,有人说隆武帝是赵构一样的昏君,支持隆武帝的“奸臣派”人很少,支持汪克凡的“昏君派”占了绝对的大多数……隆武帝只是一个逃亡皇帝,在江南的存在感很弱,没有崇祯那样的威信,汪克凡却刚刚打赢了宁镇会战,杀起鞑子来毫不含糊,是个像岳飞一样的忠臣良将,隆武帝既然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