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三章 归乡_残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权力也跟着变大。

  “隆武帝有英主之气!大明中兴有望!”文武百官都觉得有了奔头,也各自打起了小算盘。

  刚到广东的时候,文武百官还比较团结,到打赢湖广会战后,风雨飘摇的隆武朝廷终于稳定下来,秉承多年来一贯的传统。窝里斗的现象迅速抬头,争权夺利的斗争骤然变得激烈。

  首辅在内阁里的地位最高,远远超过其他的次辅群辅等,但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何吾驺需要一个能为他拉仇恨,挡子弹,冲锋在前的小弟,却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

  内阁不是说进就能进的,最少也得是六部侍郎这个级别,还得是翰林出身,虽然在特殊时期条件松一些,但普通的地方官还是想都别想……哪怕像苏观生这样的大佬,因为是国子监的肄业生,没有拿到学位证,就在入阁的门槛上绊倒了,最后当了两广总督,却还是没能入阁。

  苏观生的资格不够,另有够资格的人。

  何吾驺最近听到风声,隆武帝有意把文安之调回中枢,十之八九会入阁。

  (这里解释一下,文安之和文安是两个人,文安之是真实的历史人物,抗清民族英雄,文安则是一位书友的龙套,两个人的名字有些像,各位看书的书友别搞混了。)

  文安之,湖北宜昌人,1592年生,天启二年进士,曾任南京祭酒,现任四川总督,这位老爷子在三峡川西地区的影响力很大,和容美土司是世代至交,还是荣美土司的乘龙快婿,而容美土司,却是土家族最大的土司王,雍正后来有一句话――“楚蜀各土司,惟容美最为富强”。

  虽然掌握着朝廷大义,又有土司王的支持,但文安之的运气实在太差,碰上的都是张献忠、豪格这样狠角色,所以主政四川一年来,没有做出什么政绩,朝野间对此也非常理解,没人把责任推到文安之身上……面对实力强大的敌人,能基本保住贵州地盘就不错了,谁要是不服气,自己上去试试!

  老爷子快六十的人了,搞敌后抗战肯定不行,所以一直呆在贵州和川东,如今隆武帝准备对四川采取更积极的策略,就打算换个人出任四川总督,同时把文安之调回中枢。

  当过国子监祭酒的人,等于是中央党校校长,这样的资历肯定会入阁,那老头一直在学校里工作,在官场上的位置比较超然,不党不群,朋友没有几个,和南党的关系更是一般。

  和文安之类似的官员,还有不少,何吾驺的危机感很强。

  南党,代表的是两广士绅的利益,本能排斥外省的官员,而朝廷里最近对两广新政不断,其中不少都是雷厉风行的手段,何吾驺觉得隆武帝越来越琢磨不透。

  南党需要同盟。

  东林党日薄西山,隆武帝也不待见他们,这个落水狗不打,简直对不起君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