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七十二章 懈园 朱免的算计_北宋纨绔:开局狗头铡,包大人饶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是乱来的人。”

  众女翻了个白眼,觉得他越是这么说,就越是不靠谱。

  正这时,丫鬟突然进来通报道:

  “候爷,转运使朱大人派人来请,说有大事商议。”

  曹斌有些嫌弃道:

  “这王八蛋天天有事,没个清净的时候,真是让人心烦。”

  不过他也没有推脱的理由,带着轿子直奔府衙。

  此时杭州府大部分官员都在,还有个年轻的县令也在其中,可能是来汇报公务,正好赶上。

  各自见礼之后,曹斌直接坐到了堂上正位,与朱免并列。

  朱免也不耽误,直接扫了一眼堂下官员,冷声道:

  “既然诸位都到了,那本官也就有话直说。”

  “李推官,余姚县有人告御状之事你可知道?为何拖延不办?”

  “若非本官出京前,审刑司托我查问,你们就这样装聋作哑不成?”

  听到这话,众人脸上的表情顿时精彩起来,全部看向了包拯。

  众人马上明白过来,朱免今天是冲谁来的。

  包拯有些无言以对,曹斌给他安排了个清查旧政的任务,到现在还没弄完。

  包勉的案子他还没来得及细查,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查清。

  负责刑狱的李推官见状,只得硬着头皮说道:

  “朱大人见谅,包勉知县自上任以来,清廉勤政,高风亮节。”

  “那钱家灭门一案又缺少实证,不宜大张旗鼓,败坏包知县官声。”

  朱免闻言,冷笑一声道:

  “我看不是没有实证,而是某些人在给他撑腰!”

  “据本官所知,那包勉自上任以来,奢华无度。”

  “每每以忠靖候学生,包大人亲侄自居,乃是官场一霸,无人敢惹。”

  “清廉勤政,高风亮节?亏你说得出口。”

  杭州知州等人看了曹斌一眼,都不敢说话。

  包拯的神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沮丧过,闻言出班道:

  “既然是包某亲侄身俱嫌疑,包某也难逃干系,但与曹俊才无关。”

  “包某愿暂时卸任,以做避讳,若包勉真实有罪,我自当上书朝廷请罪。”

  “只望朱大人公正处置此案。”

  他虽自问公正无私,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尤其是自己的亲侄子,查证时难免日夜忧心,唯恐包勉真的触犯国法。

  如今暂时卸任反而松了口气。

  不过他也知道朱免不是什么正人君子,这是在拿包勉的事作文章,所以最后点了他一句。

  表示自己会监督此案。

  虽然他不会寻私枉法,但也不会看着自己的侄子蒙受冤屈。

  见包拯自行卸任,朱免眼里顿时露出一丝喜色,转头看向曹斌道:

  “忠靖候,包勉是你的学生,你以为如何?”

  若曹斌也避嫌卸任,那这两浙就是自己的天下,如此容易

  曹斌像是才反应过来,放下茶碗,疑惑问道:

  “朱大人何意,包勉与本候有何关系?他说是本候学生就是了?证据呢?”

  “那小子现在还欠我两千两银子,现在还敢借用我的名号?你尽管往死了查,不用顾忌本候!”

  “额......”

  朱免顿时愣住了,玛的,这么不要脸吗?

  虽然没有正式定下名分,但包勉那小子三节五寿可没有少过你的礼物,人前人后也是百般尊崇,出了事,你倒撇得干净利落。

  随后,曹斌又笑道:

  “既然朱大人将包勉说得如此不堪,我等何不去余姚县看一看?”

  他对包勉还是有信心的。

  在襄阳时,一州的大小事务都被自己扔给了包勉“锻炼”,从未出错。

  他怎么会连一县都治理不好?还参与杀人灭族这样的案子?

  那可是自己花费“很多”心血才栽培出来的学生,灌输了不少后世思想。

  而且灭门案的关键证人就在自己手里,虽然还没有让他开口,但只要不让他出现,包勉就定不了罪。

  就算能定罪,倒霉的也是包勉,跟自己毫无关系。

  让朱免吃瘪才是正经,就看包勉给不给力了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