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章 门户计2_魏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举个例子。

  如若曹真声称三公不称职,那么天子曹叡会慎重考虑,并且私下授意校事暗中调查三公的行举。

  但若是三公声称曹真骄横或者不作为嘛

  曹叡心中第一个反应是——竟敢诋毁大将军,试图挑拨离间君臣关系!?

  尔是何居心!?

  第二个反应,则是当即下令有司严查出言之人。

  哪怕没有查出什么罪行,曹叡此后也会将之疏远了

  故而,成为一方都督没多久的司马懿,并没有出言反对也就很好理解了。

  在军中资历与职位皆不如曹真的他,何必去惹一身臊呢?

  另一缘由,则乃他已然算是位极人臣了。

  作为当今天子的顾命大臣之一,早在曹叡刚刚继位的时候,他就被赐下了开府、自辟僚属的权力,且如今又从庙堂出镇地方掌兵马,可以说,他此时声称一句“此生夫复何求”都很恰当了。

  因此,在如今魏国宗室大将凋零、后继无力的实况下,他出言反驳曹真的方略,那不是给了他人一个“睥睨宗室”的攻讦理由嘛

  非宗室而掌兵权者,当慎言慎行耳!

  而且同为顾命大臣的陈群都出言反驳了,天子曹叡若是能听进去,他反不反驳都一样;而若是没有听取,加上他的反驳也于事无济。

  何必要多此一举呢?

  待到曹真改变方略、试图自率雍凉主力从子午谷进军时,他就更无法出言反驳了。

  要知道,子午谷南段的出口在东三郡呢!

  也就是说,曹真督领的雍凉主力与他督领的荆襄各部进军的路线,重合了!

  都是要取道黄金峡攻入汉中郡!

  如此,伐蜀方略更改与没有更改有什么区别呢?

  但曹真就这么“更改”了,那不是无智,而是很明确的告诉其他人,这伐蜀之意是他与天子的决策,尔等莫要复多聒噪了。

  是故,司马懿还有什么好反驳的。

  有这闲功夫,还不如早点督促荆襄各部作好伐蜀准备呢。

  “子元,你且来看看这上疏。”

  已然不再纠结伐蜀是否妥当的他,将复录书转给一旁的司马师。

  是的,司马师来宛城了。

  还没有出仕的他,去留颇为恣意。

  而今正值残冬暮岁之际,他身为家中长子,自然也要赶来南阳宛城探亲,做一些为父送衣奉食以及禀报家中情况的孝道之事。

  反正宛洛自古并称,官道通畅且距离很近,往来甚是便利。

  “唯。”

  恭顺应了声,司马师起身来到其父案几侧坐下,接过复录书。

  就是态度有些不认真。

  第一眼之时略微诧讶挑眉,旋即便一目十行快速掠过,数息便把复录书放下了。

  如此作态,也让司马懿轻轻蹙起了眉毛。

  有机会观摩军国大事,怎么能如此玩忽呢?

  且他离开洛阳也没有几年啊,被誉为名士的自家长子,就被他人奉承得如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