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6章 困顿_魏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布豫、扬、兖州与徐州,甚至还曾北上至青州过。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嘛

  最初,他的打算是想看看魏国治下的民生如何,以便对日后入仕有所裨益。

  但当他每次看到黎庶百姓因为天灾、徭役、田亩歉收或者其他缘由卖儿鬻女时,以及路遇孤苦伶仃的乞儿时,便心有不忍买或带了回来。

  这种事情在权贵或豪右之家很寻常,就当家里多个奴婢徒附而已。

  不过,夏侯惠带回的有些多。

  仅是三年的光景,他便带回来了三四十人。

  且他没将这些小儿当作奴婢来看待,不仅出资寻了个通文墨先生教他们识字,还让家中部曲教导武艺。

  盖因他倏然想起,历史上司马师曾经养了三千死士!

  也正是这三千死士,才能让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奠定社稷改变姓氏的根基。

  是故,他也想模仿一下。

  打算将这些小儿当作心腹培养,让他们有机会读书学艺,日后若有才能可堪一用者,便假他人之手悄然将之遣入军中或效力于司马家族,在特定的时候或许能收奇效。

  自然,众小儿资质不一,未必能有几个能成才。

  但只需要有一个成才,就是足以让夏侯惠收获满满了。

  毕竟,活命之恩以及从小耳提面命之下,他们的忠诚度是不需要担忧的。

  这也是夏侯惠如今很困顿的缘由。

  夏侯衡每个月给予的例钱,他皆用来养众小儿了!

  原本,出仕之后,他还以为自己的日子能好过一些,至少在酒肆中沽一壶劣酒的余财是不缺了。

  哪料到,天子竟会将他的俸禄给扣了呢?

  如此,他哪能不愤愤于胸呢!

  唉

  如今当务之急,得寻个法子敛财才行。

  虽说男儿当有封侯志,不可贪图安逸作富家翁,但身无分文则是寸步难行啊

  且随着那些小儿日渐长大,耗费亦剧增,自己可承担不起。

  故而,每夜在祠堂内思过的时候,他尽是在思虑着如何在不染上铜臭味的情况下,寻条持续的生财之路。

  此倒不是他自命清高。

  而是他受职散骑侍郎、身为天子近臣,如若汲汲营营于求财,将会被御史弹劾或他人攻讦,亦会在天子心中留下不堪重用的印象。

  不过,还没等他想出法子的时候,长兄夏侯衡便将他的罚过给解除了。

  缘由是他为夏侯惠物色了门亲事,原本双方都差不多谈妥了,却不想对方竟直接反悔不说,且还言辞中不乏鄙夷之意。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