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七九 一首小令_大唐贞观第一纨绔txt全集下载八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声长叹之后,于立政摇了摇头不在说话,只是一次次的重复着李承乾最后那一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于家兄弟在老于的言传身教下,肚子里的学生可不同于那些只读过几天书的迂腐儒生,以他们的能力完全可以理解这小令最后一句话的份量。

  也知道这种东西似乎除了李承乾,这船上还真就没有人敢喊出这么一句来,虽然大唐并不流行文字狱。

  李承乾也知道这一点,不过他却并不在乎什么含义之类的东西。

  诗与词这种东西,根据吟诵的人不同,场影不同,解释的人不同,意思也会不同,同样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他这个太子吟诵那是富有同情心,但如果放在别人身上,那就是意图造反。

  所以说李承乾这个太子的身份给了他很大的便利,只要不高喊:‘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等类似的词句,其他诗词没什么不可以抄的。

  身份在很多时候可以帮人解决很多问题,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

  好学生、坏学生都在上课的时候睡着了,老师发现在之后对坏学生的评论是:你看看你,笨的像猪一样,拿起书就睡觉;对好学生的评论就是:看看人家,睡觉都拿着书。

  这就是身份带来的好处,也是现实,李承乾正是看明白这一点才敢肆无忌惮的抄袭一些诗词,一切只因为他太子的身份,让人不会主动往坏处想,或者说大多数主流思想不会往另一个方面去想。

  战舰上,愿本众人高涨的兴致被李承乾一段小令搞得意兴阑珊,所有人都在默默的思索小令中最后一句的含义。

  李承乾则是无所谓的耸耸肩,漫步走向船头,张开双臂做出一个拥抱的动作,像是在拥抱这大唐的壮丽河山。

  《潼关怀古》火了,再一次火遍长安城,随着于家兄弟将这首小令与众同窗吟诵之后,李承乾的名字再次在长安城的街头巷尾流传。

  而且只三两天的功夫,便已经是尽人皆知。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李二呆坐在甘露殿书房中,一次次不断的重复着,眼中迷茫之色渐浓。

  “二哥,不要想了,乾儿那孩子说的话只要听听就好,若是真要追根究底怕是要想破头呢!”长孙皇后轻轻的为李二揉着微微发酸的脖颈,低声的劝着。

  自家老头子自从听到《潼关怀古》之后就变的疯魔了一般,让长孙皇后十分不放心,她以前可从没见过李二有这样的表现,生怕李二出了什么问题。

  “观音婢,看来承乾这次出去人长大了不少,否则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有这样的体悟啊。”李二抬起头,透过窗子看向窗外:“可是我大唐有多少官员会有这样的觉悟?有谁真的知道百姓的苦处?”

  “二哥……”长孙皇后不知道应该怎么评论这件事情。

  她的儿子一首小令,道尽皇朝更迭给百姓带来的伤害,理论上说当爹妈的应该高兴,必竟李承乾身为太子能有这样的觉悟是大唐之福。

  可是想到其中的内容,又让人乐不起来,大唐是建立在前隋的基础上的,而隋、唐交替,朝代更迭到底有多少百姓死于战火?又有多少百姓流离失所?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