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七章 大夏来人_民国之我不是文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君武马先生为校长,王博群先生担任董事长,成立了一所综合性私立大学。

  学校仅有一条主干道,七八条小路,路旁边种植着松树,不远处还有一片樱花林,来来往往不少学生,因为今天星期一,所以大家都忙着上课,大夏大学虽然但因为有很多老师是从厦门大学脱离而来,所以教学质量并不差。

  来来往往人群中,有两个人正在高兴的攀谈,一个穿着长衫,另一个则身着西装打着领带,路过的学生们看到那个穿长衫的中年人都恭敬的打招呼:“何先生好。”

  “你们好。”何先生谦和的跟这群学生打招呼,何先生名为何炳松,13岁考中秀才,22岁公费美国留学,25岁获得学士学位后转入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院攻读近代史和国际政治,26岁获得硕士学位回国,是传奇人物。

  “望瑜,你从美国回来读完硕士回来,我也算得上是你的学长啊,哈哈,欢迎你加入大夏大学。”何炳松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同样也是光华大学和大夏大学的教授。因为大夏大学才建立,需要大量人才,于是戴望瑜刚一回国,何炳松就托人联系上,邀请戴望瑜来大夏大学授课,挂一个副教授名衔,之后等下学期他再保荐戴望瑜当正教授。

  其实以戴望瑜的历史系硕士学位,在普通大学当一个教授绰绰有余,但大夏大学校董讨论了一下,觉得年轻人最好锻炼个一学期,要是有成就,立马提正教授,这样才能服众。不过虽然是副教授,工资还是按照正教授给。

  戴望瑜戴着个眼镜,见到何炳松这么客气,连忙笑道:“荣幸,何先生一直是我的榜样。”

  何炳松走着走着突然道:“文瑾,不是说要来的吗?怎么没来?你没喊她?”

  何炳松问道,苏文瑾据说是戴望瑜高中同学,一同留学,只不过去了不同的地方,戴望瑜去了美国,而苏文瑾则是去的法国,毕业于里昂大学专研欧洲历史,也是硕士学位。回国日期倒是挺接近的,都是四月份。

  戴望瑜道:“早上我来的时候已经打过电话了,估计女孩出门要装扮一下吧。”

  何炳松笑道:“我倒忘了这个,我确实有点老土了。我听说交通部南洋大学的张廷金院长喊文瑾去挂个教授名衔,文瑾她去了吗?”何炳松也不愿意放过这个拉拢苏文瑾的机会,这次就得将戴望瑜和苏文瑾一同打包带走。

  戴望瑜笑道:“文瑾跟我说过,交通南洋大学那边并没有开设历史相关的课程,她去了也没用,所以就婉拒了。”、

  何炳松点点头:“说的也是,我们这些搞文学的干不了他们工学的活,她还没决定去处吧,正好和你一块来大夏大学当个副教授,下学期我保证你们转正,不然我天天去马先生家蹭饭,赖着不走了。”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