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六十五章天工开物_扬锋汉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夫这趟回去便替你一路看看兖州吏治,问问民风如何。”

  杨安玄接口道:“还要劳烦岳丈替愚举贤入仕,孔府之中有德才之士愿入仕为官的不妨举荐。兖州归愚治下尚短,推广儒学一事还望岳丈多多费心。”

  孔懿欣然道:“甚好。”

  杨安玄转过头来对孔鲜道:“大舅兄,愚有一事相托,还望答应。”

  孔鲜做出愁眉苦脸的样子,叹道:“愚就知道要看字画不容易,说吧,何事?若是繁琐那字画可至少得让愚看上半个月,一个月?”

  杨安玄笑道:“鲜之兄若能办成此事,就让你看上一年又何妨。”

  孔鲜“哎呀”一声,道:“能看上一年,此事小不了,还是算了吧。”

  孔懿一瞪眼,喝道:“鲜之,礼不可废,且听安玄言说。”

  孔鲜见父亲瞪眼,忙改容道:“是。”

  孔苗见大哥遭斥,想起儿时父亲训斥几个哥哥的场景,忍不住笑出声来。

  杨安玄让随从拿进几块尺许见方的木板放在地上,孔鲜起身来到木板前观看,讶声道:“这板上刻有字,作何用?”

  杨安玄上前拿起一块放在孔懿身旁,介绍道:“此木板是纹质细密坚实的枣木打磨而成,将书稿写样后,将有字的一面贴于板上,让雕工用刻刀将版上反体字迹刻成凸起的阳文,将空白处剔除。”

  孔鲜若有所思地抚摸着雕板,版面上所刻的字凸出约二分左右,道:“这雕板有点类似印章和碑文,碑是阴文正字,这雕版是阳文反字,正好相反。”

  孔懿已经醒悟过来,眼中闪出光亮,惊喜地问道:“安玄可是想用此法印书?”

  “不错”,杨安玄笑道:“印刷时将毛刷蘸墨汁,均匀刷于版面上,再将纸覆盖在版面上。用刷子轻轻刷纸,纸上便印出字样。将纸揭起阴干,便可得板上之字。”

  孔懿颤抖着手抚摸着板上的字,轻声道:“这是《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字体是苗儿所写。”

  孔苗笑道:“大人好眼力,玄郎说他的字难看,央着女儿所写。”

  孔懿抬起头望向杨安玄,问道:“此雕板能印多少次?”

  杨安玄笑道:“尚未试过,估计可连印万次以上,一名印工一天可印二千张左右。”

  每块雕板可刻字二百,《论语》一万二千字,需雕板六百块。若雕工每日制板一块,五十名雕工不到半月便可刻成。万次便是万本,一天可印二千张,百名印工一天可得二万张,即每天得书二百余本,一月便可得书二千余本。

  正常人抄书一天可抄千余字,一本《论语》约要十天时间抄完,一个月抄三本,百人不过三百本,与雕版印刷的速度有天壤之别。孔懿知道杨安玄所创的雕板拓印术对经文的传播有着巨大的影响,必将留名青史。

  杨安玄递上几张印好的纸

  请收藏:https://m.pzshe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